读书人

成功无捷径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6-28 11:12:25 作者: rapoo

成功无捷径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著作。书的封面醒目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一行字。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我深切的体会到,“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句话说来是何等的简单,但做起来又是怎样的不容易啊!我想“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几个字这里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的教育追求。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而做的。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呢?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应该这样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带着无限的敬仰我慢慢享用着这套精神文化的盛宴。读完此书,我的感收如下:

一、敬仰

以前我总认为只有中国的教师才非常辛苦,披星戴月!美国等其他国家与中国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教育也不会相同,但读过此书,使我发现我的想法与书中的介绍大相径庭,令我惊奇的是中美教育竟然藏着这么多的相似之处。本书折射出一位令人敬佩的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和许多中国优秀教师一样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钟到下午2点钟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钟,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我深感羞愧,并对雷夫老师肃然起敬。

  二、好奇

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中写着:“像所有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雷夫老师很有个性,不虚伪,尽管他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了,身上已经照上了许多美丽的光环,但他依然能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心里话真实地表达出来,这让我一下就对这本书产生好奇心,产生了很想去阅读它的心理渴求。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书中,我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雷夫老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和我遇到过的差不多;雷夫老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正困扰着一些教师;而雷夫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价值观的剖析,其实都可以来我们中国进行一番验证。

三、叹服

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轻轻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他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这间教室被称之为56号教室。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雷夫老是写这本书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享受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我总也忘不了雷夫老是的那句话,教师的心有多大,教室就会有多大。

  四、信念

正是由于他的学生人人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才使得他的学生自愿牺牲业余时间,自愿放弃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收起最爱玩的游戏机,每天早上提前两个小时到校进行学习,甚至主动要求周六、假期到老师家学习。这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项项不平凡的成绩。雷夫先生说过,“当一位好老师是世上最难的工作。”的确,雷夫老师从教以来,坚持自己的原则,付出120分的热忱,面对着来自贫困家庭、移民家庭的孩子,他都是抱着同样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以独特的魅力使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一直待到下午五六点回家。

  五、德育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这正像我们中国的教育一样,育人先育德。他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他深信:着力孩子的品德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深信,知识一生学不完,但是孩子的品德养成不能等。

六、民主

在第五十六号教室里排的戏剧,人人都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周日排练时,学生有选择来还是不来的权利,而且排练戏剧时别的班级的孩子也可以参与,我想雷夫老师这种不只是在培养自己班里学生的协作能力,而且还惠及全校学生,这种教育的民主、教师的大爱令人敬佩!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在教育生涯中,还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 “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这些都让作为一个有多年教龄的我受益匪浅,给了上了耐人寻味的一堂课。

《第五十六号教师》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让我明白,一名教师要成长,就得坚守雷夫老师对学生说的那句话“成功没有什么捷径”!这句话对每个人都做每件事都是一样的,必须得用心、勤奋,要想做好教育,同样得坚定一种信念,一生只做一件事---教书育人,并且工作中要善于反思和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牢记“成功无捷径”这句话,让它时刻鞭策我朝着目标努力前行!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