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6-29 10:37:13 作者: rapoo

做自己的心里医生

心里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英国著名教育家 斯蒂芬 霍金说过:“身体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作为教育者,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

现在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教师当面对来自学校升学的压力,来自责任心和时间紧迫感的压力,来自高付出低收入的压力。来自佣人制度改革,教师面临落聘、下岗的压力。我们就像一根始终紧绷的弦,在超负荷地工作,这使教师这个群体患有比平常人更多的心里问题。

现在我们虽然找心理医生看病不能像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

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具体调节心理的具体方法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研究是幸福的——独辟蹊径。

教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呢,因而每一天的遭遇都是新的,我们不像医生一样,看到的病例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随着时间的积累,经验的增加就会成为一个医学专家。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每一天的故事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所以我想老师如果能跳出技术层面,用研究的目光看待这些所作所为,不要简单重复每一天,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加工整理,理出一个头绪,找到一种理念,一种规律,便会有做研究“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欣慰。如果我们不能研究大课题,就从一些细小的课题研究开始,只有通过不断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 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这是一条新的幸福的研究之路。

二.享受课堂,享受学生——投入自我。

教室、课堂是教师永恒的活动场所,也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努力创建和谐教室,营造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平等对待学生,真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感恩学生。和学生同喜同忧。教师中的任何一位优秀者,必定是走进学生心灵的良师益友。如果教师在繁琐的工作中能像年少时的孩子们玩玩具那样,专注投入、全神贯注地从事此刻的事,必然能感受到此刻的美妙,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去享受上课、享受学生吧,从学生的成功和他们的真情回报中感受到幸福,就会少了许多焦虑和烦恼。当教师节我们接到的一张张节日贺卡,当我们生日接到学生祝福的电话,当春节接到学生拜年的电话和短信,当我们教过的学生考上大学,向我们报喜的时刻,我们此时此刻就会有很多的感动,感到自己付出的再多都是值得的,只有我们教师才会获得如此享受,各种不同的感动奇妙地组合在一起,每一次感动,都像阳光照耀一次心灵,每一次感动,都像雨露滋润一次生命,每一次感动,都会引起心灵中伟大和渺小,高尚和卑鄙的激烈决斗,从而悄悄地抹去一块块污点和污渍,在生命的旅途上又进入一个新的征程。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清洁、明亮。充实、宽广,从而以又一个全新的自我,面对每一个初升的太阳。

三、 体验生活的美——主动适应。

如果教师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可以试着转换方向,将目光投向教室以外。注意养成一种兴趣爱好,并随着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满足。同时,面对当教师的种种烦恼,层层压力,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聊天倾诉,也可以和好友逛街购物,可以自言自语,参加户外活动,静坐静思也是一种宣泄。欣赏文学、听听音乐、连连书法……我们不妨暂时去掉“教师”这个标签,将压力转移,化解于无形。老师不是圣人,不是生来吃苦、受累的,还要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就要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就要感受生活的斑斓,时代的风云。月光的朦胧,泉水的叮咚,交响乐的优雅,看足球的呐喊……都应该融入我们的生命!生活中并不是却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四我选择我喜欢——笑对得失

“良田千亩,日仅三餐,华夏万栋,夜宿一席。”教师职业与所谓的“风光”职业相差很远,收入相对偏低,荣誉也相对较少。我们不会拥有华丽壮观的豪华别墅,但我们拥有来自学生内心的感恩,我们不会拥有价值不菲的豪华轿车,但是我们拥有宁静的心灵,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读书时间,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而变得丰富多彩。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教师教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教师一定要坚信这个信念,心平气和的看待自己的职业,既来之则安之,选择了就要尽心尽力,记住一句话:我只看我拥有的,我不看我所没有的!这样就会用一种很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教育人生,立足职业,珍惜自己,善待自己,敬畏生命,用生活点燃生命。力求自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如果说健康的体魄可以锻炼的话,那么健全的心理素质则需要修身养性。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业务能力方面有较高的素养,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心理专家指出:“只有具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