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阅读 思考 转化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6-30 10:38:03 作者: rapoo

阅读 思考 转化

河南省虞城县实验小学 何瑞香

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就有想要表达的冲动。一直没有来得及整理自己的思绪,今天静下心来写一写。

阅读与思考之间联系紧密,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浅阅读,甚至是无效阅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件事情的触动。

前不久,有机会到乡村学校送教,课前与孩子们交流时,孩子们说出的读书遍数让我吃惊。平均每个孩子将课文读了不少于十二遍。这个数字对于我们班的孩子而言,绝对是数量上占优势的。在接下来的交流预习中,孩子们的问题一点点暴露出来了。读了这么多遍,一个班五十多个人,只有三五个孩子勉强说出文章的大概内容,其余的孩子静坐位上,扮演着观众的角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细想之,一定是思考缺位造成的。孩子们读书大多像小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没有思考的参与,读书只是在用嘴巴和文字打交道,并没有经过大脑。这样的读书仅限于“口到”。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我们常说读是前提,读是关键,没有思考参与的“读”不能发挥出读的作用、体现出读的效果,失去了它的价值。因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伴随着思考,让思考引领阅读走向深入。

在《媒体看课:2015 中国习作教学擂台赛》上,管建刚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节《“指向写作”的阅读课》。谈及设计这节课的初衷,他曾提到了一件事。一个学校热火朝天地进行了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多读就应该会写。”这似乎顺利成章,但事实让我们看到了“多读不一定会写”的现实。这让大家很疑惑!

管老师在思索,我们也在思考。他带着我们从阅读的属性入手,了解了阅读的自然属性、道德属性、专业属性。让我看到在这三个属性中,阅读的专业属性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他举了形象的例子,导演张艺谋看《潜伏》,与普通的观众看的角度是不同的。前者是从专业的角度审视,被吸引。而后者仅仅关注情节的变化而已。由此想到了孩子的阅读。缺少引导的阅读,就像普通人看书画展一样,只是凑个热闹,很难发现其中的门道。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多数人是个秘密。”尽管孩子们阅读的“量”多了,没有“质”的保障,也只是读读而已,文本中的“言语秘密”仍不得而知。因而,学生大量课外阅读并没有换来自由畅快的表达,根源在于缺少阅读意识、阅读思维的培植。他们需要打通一条自己与作者之间的通道,掌握其中的诀窍,实现“阅读”转化,离不开引领,需要方法指导。一条便捷途径是从课内阅读中习得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形成能力,实现阅读之间的转化,让阅读更有效。

两个事例,让我们看到了阅读、思考、转化之间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自由畅快高效的阅读,真正让阅读成为滋养学生身心的营养品,促进成长的催化剂。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