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因人而异
——读《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有感
激励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会拂去学生心灵的阴霾,促使学生自信、自尊、自强地成长。带着这样的信念,在假期里,我细细品读了《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这本书,书中有诸多真实、生动的故事,并把激励(处罚)理念、激励(处罚)机智、激励(处罚)技巧融入其中,对我在教学中提升激励与处罚智慧大有裨益。
感受颇深的要数第五章中的“因势利导,因人而异”了。讲述了班主任教育“问题生”时候,要采用激励原则,做到既“投鼠”又能“护器”。教育思想要定位好,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促进班级教育机制的构建;在“引导特长生用强项带动弱项”方面,正确引导,使孩子终生受益;“让偏科生‘弱科’变强,‘强科’更优”中,采用这几种激励,要放在激发“弱科”学习的兴趣上、课内外结合上、培养“弱科”的能力上、促使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上。让孩子们勇往直前,不断进步;在“优等生要响鼓重锤敲”方面,对优等生教育要高标准,严要求,出现挫折要及时鼓励,消除他们的嫉妒心理,促使其不断进步和完善;在“绝不放弃后进生”中,主要是多关注他们,多层面多视角看待他们,以鼓励为主,促进他们发展;在“给中等生一个平等的机会”方面,多沟通,教会他们感受师爱,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进步更快。
读后,我心中豁然开朗。懂得了班主任在治理班级、管理学生中,要赏罚分明,赏罚有信,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高瞻远瞩,可借鉴书中的一些做法,不断创新,做到因势利导,因人而异,使每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