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聆听 反思 提升(四)思自己的教学

发布时间: 2018-07-03 11:12:55 作者: rapoo

1、脚踏实地 博览群书强内功

静听专家们的课,看到了他们完美演绎的课堂,妙语连珠的语言,精彩纷呈的教学,感受他们身上所折射的魅力,体味他们丰厚的文化内涵,感悟那深沉的文化积淀,我被深深地折服了。再一次激起了我投身教育的激情,认识到了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我真切地感受到只有倒空自己,才能学到更多的道理。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年的教师,工作的激情早已在每日好似翻山越岭般改作业、批试卷的琐碎工作中消耗殆尽。为自己找了太多太多可以停滞不前的充分的理由。

说到文化的积淀,说到诗词的传情达意,我不由得想到了被成为“诗人总理”出生于教师世家的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他那信手拈诗词,妙答记者的风采又定格在了脑海中。早在2003年,温家宝出任中国总理伊始,在回答记者关于工作作风的提问时,他就引用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来表明自己今后的工作态度。在今年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问是说道:这是我在“两会”之后最后一次同大家见面了。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在谈到对自己担任总理9年来的工作时,他用了元朝张养浩《三事忠告》之《庙堂忠告.献纳第九》中的诗句“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表明自己做人的原则。温总理饱读诗书,擅长以诗言志,这些经典文化的表达背后,浓缩着总理的个人情感和意志。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博览群书,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够自如地驾驭我的课堂,将知识的甘露洒向每个孩子,更重要的是来浸润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在历史渊源的长河中能够更加有风采。很喜欢一套书,单看书名就觉得特别有韵味《最美不过诗经》《汉代琅华照寒烟》《魏晋风骨化沉香》《最风流 醉唐诗》《宋词是一朵情花》《最是元曲销魂》,翻翻看看,读读放放,充满着惰性。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我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属于好读书时,还是不好读书时,但总之今天回想当年自己那奢侈的读书梦想早已搁浅,恍然大悟间,早已不是当年的好记性,暮然回首间,每个时段都有每个时段的忙碌的理由,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烦恼,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学会超然,学会饮一口好茶,吟一首唐诗,醉倒在诗意的浪漫情怀中,那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亲爱的老师们,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打开书的扉页,饱读诗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就自己的美丽人生,让我们的生命也有一次

那完美的蜕变。

2、做自己的教改 走出别样精彩

听完专家的报告,除了仰慕之外,更多了几分对教育的思考。与会的专家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见解,甚至专家之间的见解也无法达成一致,各抒己见。因此,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专家,一味地效仿名师,要做自己的教改,走自己的路。可以接纳的是专家、名师前卫的思想和理念,完全地照抄是不可取的。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像我者死,似我者生”,我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所以,我认为,不管怎样虚心学习别人,都千万不要迷失自己,不要企图把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子,不要简单地抄袭别人的生活。须知:像自己这样生活,才是准确定位,才能从容、淡定,才能品味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对于我们身边所进行的如火如荼的高效课堂改革,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态度,改变我们的思想;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掌控自己,如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才是最为关键的。在教改之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走出自己的硕果累累才是最为主要的。也许终我一生也难从教书匠跨越到大师的境界,但是行走在自己精心修葺的教改小径上,欣赏两畔那绚烂的花朵,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繁华与美丽呢?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虽无法用“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来形容,但在我们的思想、生命的确在一群群孩子身上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语言不是最好的行动,行动才是最好的语言。让我们将一切的想法,偶尔闪现的灵光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化为一行行深深的脚印,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师吧!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