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给粗心一个理由 给细心一个机会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7-06 11:47:12 作者: rapoo

给粗心一个理由 给细心一个机会

粗心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粗心的人是否所有的事情都粗心?细心的人是否所有的事情都占尽优势?

有个十岁女孩的妈妈请教儿童发展暨家长心理研究专家小巫女士,孩子非常粗心,拿出去的伞忘拿回来,校服和人换错,生活中丢三落四让家长头疼。考试时数学分析题能做对,但前面最简单的计算题错了;拼音写反了,“继续”写成“续继”,漏掉角落里的题等等。家长打了,骂了,但收效甚微。

女士说:“十岁的孩子丢三落四并非什么严重问题,也不是什么坏习惯,只是好习惯没有建立起来。”家长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比如凡事做好计划,按部就班。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多帮家长做家务,培养自理能力。

重要的是下面的一段话,让我们了解粗心的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从来信看,孩子的学习应该没有问题。可能她的视力尚未发育完全,有时会看错题,或者把单词写反,这是这个年龄段常见现象,你不必着急,发现后平静地让她更改过来就是了,也不用批评她,因为她不是故意要弄错。对于孩子能力尚未达到的事情,我们越强求,她越自卑。小学的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保持孩子的学习乐趣,以备她后劲十足。”

过分的关注给孩子带来心理暗示,反而造就更多的粗心孩子。回首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我们要还粗心以“公道”。

除了心理、生理年龄带给孩子阶段性的假性“粗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多数会不治而愈:再不会穿错校服,拿出去的伞会记得拿回来。

粗心跟注意力关系密切,粗心的孩子注意一般不大集中。心理学对注意有专门研究。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就是平常所说的“走神”或“走思”;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专心写作业,这些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凭借个体努力的结果。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骑车、驾驶。三个类型的注意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这个排列也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

有意注意对于学习是一种较高的效率,充分发挥有意注意的效率,就要树立目标,培养广泛兴趣和意志品质,加强抗干扰能力。同时,要培养有选择性的注意,也就是说,学会对某些事情粗心,不注意,也就会强化对目标的注意,的细心。

陈润走路专心思考撞电线杆上,后来同样的原因被汽车撞,这种治学的专心与细心得益于他对生活细节的粗心。当然,这种精神值得敬佩,这样的粗心却是所有家长的担心。

爱因斯坦选择了对享受生活的粗心,对思考宇宙的细心;

谭千秋选择了对自我生命的粗心,换来生命攸关时刻对学生的细心;

神州7号的英雄们用多年对家庭和亲情的粗心,换来对航天壮举整个过程的一丝不苟的细心。

我们为人师为人父母,首先要接纳甚至欣赏孩子们的“粗心”,引导孩子们有选择性地粗心,把小小能量投入到预定目标的更多细心。

吃得粗一点,品得细一点;

关注阿迪李宁名牌粗一点,聚焦奥运健儿拼搏精神细一点;

对文具盒的款式新旧粗一点,读书的过程细一点;

对赞扬粗一点,对批评细一点;

对挫折粗一点,对过程细一点;

对自己的感受粗一点,对他人的感受细一点……

给粗心一个理由,就给细心一个机会。把符合孩子年龄的合理的“粗心”当妖魔鬼怪喊打声一片,要么暗示出更多马小虎牛大虎们,要么强迫出谨小慎微敏感多疑只见树木不见深林的哀鸿遍野,都是教育者的悲哀,被教育者的悲剧。

观念转变,具体的操作与技巧——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家长们细心,会发现适合自己孩子情状的通往罗马最近的那条道。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