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盲
濮阳市油田机关一小五九班 刘益孜
冬雪覆盖了大地,寒风吹乱了雪野上的枯枝败叶,吹到人的脸上,像鞭子抽打着一般,钻心的痛。数九寒天,冰封千里,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
车站里,人群熙熙攘攘。人们拎着大包小包,扶老携幼,到处洋溢着与外面的世界不一样的热闹气氛。这时,来了一个衣着朴素的农村妇女。她裹着一条厚厚的花头巾,右手抱着一个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左肩挎着一个包袱。她怀里的孩子小脸冻得通红,哭闹着,直往妈妈温暖的衣服里面钻。妇女上下颠动着右手臂,哄着孩子:“宝宝乖,不哭了,咱们就要上车了,上车后就不冷了。”她一边哄孩子,一边环顾四周,每个登车口都排着长龙般的队伍。妇女不禁叹了口气,找了一个相对来说人少的队伍,排在了后面。忽然,她发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心中暗喜,不由疾步走了过去。
当她来到母子上车处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张成了“O”形。原来,母子上车处站着四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一边若无其事的在母子上车处排着队,一边谈笑风声。当他们看到这对母子时,一时都哑口无言,严肃地站直了身体,没有一个人给妇女让位置,反倒像生怕她会加塞一样。妇女只好抱着孩子,瑟瑟发抖地站在了最后面。
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四十多岁,又矮又胖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米黄色的呢子大衣,理了一个时髦的发型,头上打着发胶,脚步下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双手插在呢子大衣的外兜里。他眯着双眼,好像看不见牌子上的字和这对正冻得发抖的母子。
站在第二位的是一个又高又瘦的年青男人。他穿着翻领军大衣,戴着棉帽子,脖子上围着一条羊驼色的厚围巾,他尽量把整张脸都缩进厚围巾里面,闭着双眼,好像在闭目养神,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第三个男人是又瘦又矮,看他的穿衣打扮和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像是一个记者。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一副大大的金丝眼镜架在高高的鼻梁上,他的下巴快要扬到天上去了。那双皮鞋不知道擦了多少鞋油,都可以照出影子了。却看不到一旁的那对母子。
最后一个男人看样子像是一个医生。大冷的天,在羽绒服外面套着一件白大褂,脸上捂着一个大口罩,浑身散发着医院的那种特殊的消毒水的味道。他的双眼直视前方,好像在研究前面人的后脑勺一样。
这时,一辆汽车驶了过来。这四个男人一路小跑,争先恐后的要往车上挤。售票员见状拦住了他们:“你们几个大男人,知不知道这是母子上车处?请问,你们是母亲呢?还是孩子呢?”四个男人被售票员问得尴尬万分,结巴着嘴说:“我们……我们是文盲,不识字。”售票员生气地呵斥道:“既然你们不识字,那么让我当一次你们的老师吧,看清楚了,那个牌子上面的几个字念母子上车处,认识了吧?快下去,下去!”四个大男人只好灰溜溜地下车到别处排队去了。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它教导我们时刻严于律己,让文明之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指导老师:耿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