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优秀教师成长的第一堂必修课---读书修

发布时间: 2018-07-10 10:37:25 作者: rapoo

最近我读了高万祥老师写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我的感受颇深,也想写一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和读书心得。于是我就开始了一章一章地细读,细读一本书就会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一些反思,我是否做到了老师所要求的这九项规定了呢?读这本书,我就好像坐在了高老师讲座的教室里,聆听专家的教诲。    

今天我就先来谈谈我对第一堂课的感悟,第一堂课老师要求我们做一名老师,首先一定要成为一个读书人。高老师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除了“教师”这个称号之外,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读书人”。这一点我是赞成的,我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爱读书,有的时候也读得很痴迷,这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如果我不是一名老师,也许我的业余爱好里也有读书这样一个习惯,因为我从小学能够独立读书开始就喜欢读书,家里大人给的零花钱都被我买成了书,爸爸出差时,我问他要的礼物里,最多的也是书。和书有缘,长大了成为了一名教师,也应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家里装修房子的时候,我就要求工人师傅一定要给我们做一个大书柜,他还说:“哪用得着这么大的书柜,你们家能有多少本书?”他那里知道我除了以前的藏书外,还在源源不断地买书,书怎么能会不多呢?一个小书柜根本就装不下,这不,前几天我又买了一个书柜,用来装我女儿的书,经常帮助女儿买书,不知不觉女儿的书也能整理一个书柜了,真的是不经意间帮助女儿营造了一个读书的环境,她没事的时候也爱翻书,但愿我也能把读书这个爱好注入她的生活习惯里。    

我常常觉得做一名教师就注定我们一辈子平庸,也有的同事说:“看到了吧,我们以前在一起的老教师,现在退休回家,每天除了接送孙子就是骑着车子在街上闲溜达,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再过二十年也和他们一样会退休回家。”但是我就想我们这三十几年的教育生涯能不能过得充实一点,丰富一点,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呢?我们能否也向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行列迈进,那么要想成长,成长的途径又是什么呢?我就在不断思索着,今天我终于从《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高老师说:“成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魏书生只有初中毕业,但是却成就了很大的事业。培养魏书生的便是书籍。”还有李镇西,这位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当你问他为什么会成功的时候,他也说:“我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其实李镇西的成功就是源于他认真学习和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看来一个老师要想成功不仅要多读书,还要有思想地读书,并把书中所得到的理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就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一个普通的教师,要想出人头地就要靠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只要我们坚持读书,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我们敞开的。或许最后我们没有成为出名的专家学者,但是我们古人有句话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我们对自己要求严格,我们坚持不懈地读书、实践,在不断地追求中我们也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周国平老师说:“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就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而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不一定要有朝一日成名成家,我们只求一个丰富的人生,只求我们能够陶醉在教育事业中,有书籍相伴,有孩子们同行,我们充实而快乐地过好我们的每一天,我们就是成功的,就是幸福的。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