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带鱼和一条小面包
盘子里的带鱼只剩下一块了,女儿和儿子同时伸出手去拿,结果一人捏一半:“我的!”“这应该是我的!”
孩子放假了,春节也快到了,我和猫爸也抽出时间了,常常做些平时不常做的饭菜来换换胃口,两个孩子偶尔会为谁多吃一口而争执。
猫爸有点无奈:“来,爸爸帮你们把刺挑出来,一人一半!”
两个孩子丝毫不领情,异口同声:“不,我都要!”
猫爸求救似的看着我:“快说话呀,下次我一定多做点!”仿佛在道歉一样,又不是你的错,干吗要溺爱她们呢。
我不慌不忙:“我有一条小面包,谁喜欢?”
两个孩子急忙松开手,眼巴巴的四处搜索:“在哪呢?”“妈妈,我要!”
看来不是贪吃,就是一个人吃不香,两个人抢就味道特别一样。

我依旧沉着,慢条斯理的说:
在国外一个经济不好的时候(原文是萧条时期,为了让儿子能听懂,我常常修改成自己认为孩子能明白的词语),一位很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20个小孩叫来,对他们说:“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之前,你们每天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从那以后,每天早晨,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住装面包的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都想拿到最大的一条面包。拿到了面包,也顾不上对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慌忙跑了。
只有格琳琴,这个衣着贫寒的小姑娘,即没有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而是站在一步之外,等其他孩子都离开以后,才拿起篮子里最小的那块面包。她还从不忘记感激面包师,然后再棒着面包高高兴兴回家。
有一天,别的孩子走了以后,羞怯谦让的小格琳琴得到比以前更小的面包,但她依然不忘记感谢面包师。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发现里面竟然藏着几枚崭新发亮的银币。
妈妈惊奇的叫道:“格琳琴,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面包师不小心掉进去的,赶快去,把钱亲自交给好心的面包师!”
当小姑娘把银币送回去的时候,面包师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特意把它们放进去的。我要告诉你一个道理:谦让的人,上帝会给予他幸福。愿你永远保持一颗宁静、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对你品德的奖励。”
![]()
![]()
故事讲完了,我看到女儿的脸红了,她低着头说:“妈妈,我想起来了,这是《哈佛家训》上的一个小故事!”
“哦,原来你读过呀,记得就不错,谦让的人不是对一件事宽容,而是永远保持谦让的心,做到对任何事情宽容。”我笑着对女儿说。
“妈妈,我不争了,给弟弟吃吧!”女儿把盘子推到儿子跟前。
“妈妈,我也不争了,给小猫咪吃,她最爱吃鱼。”儿子把盘子推回去,还说出了让大家意外的话。
“你们都是好孩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面,我们不要计较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这样你们能保持一种好心情,获得一份谦让的快乐呢!要不要做格琳琴?”我一边动手拨那块带鱼,一边说。
“好!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就对自己说,我是格琳琴,我不争,要谦让!”女儿很响亮的回答。儿子也附和着。
“来,这块幸福的带鱼我们一起吃,好不好?”我把分好的带鱼放在盘子里,每人一小块儿,尽管很小,可两个孩子吃的很开心,我和猫爸相视一笑,也吃了自己的那一份儿。
吃完饭,猫爸自告奋勇去洗碗,原因很简单:要读我的书,要拜我为师了!哈哈,这是悄悄话,可别到处说啊!

快乐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