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7-11 11:22:16 作者: rapoo

《减法的简便算法》教学反思

在教学“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我是这样做的:先出现一组组算式:

10-5-2 36-12-8 232-62-38

10-(5+2) 36-(12+8) 232-(62+38)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计算类推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就是减法的性质,然后就靠大量的练习巩固。这一规律是由个别推出一般,知识离开了能够依存的背景,学生哪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算理,因此有时常常出错,弄到没辙时,背吧。减法的性质是a-b-c=a-(b+c);再有遗忘,死记,减号后面脱括号,添括号,括号内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针对学生在“减法的性质”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又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

1、走进生活

(提供生活片断实录:林阿姨去逛商场,选中了一条围巾,单价32元;一双皮鞋单价68元。开好发票后到收银处付款,收银员边盖章边对林阿姨说:一条围巾一双皮鞋100元。)林阿姨的包里有240元,抽出一张一百元的递了上去)

出示例题:林阿姨带了240元,买了一条围巾用去32元,又买了一双鞋用去68元,还剩多少钱?怎样解答?

两种方法:240-32-68 240-(32+68)

然后提问第2种算法,为什么?

如果买一样付一样呢,试试看(太麻烦了)

2、探究规律

回顾林阿姨的付款过程和××同学的付款过程,列式计算。

240-(32+68) 240-32-68

=240-100 =208-68

=140(元) =140(元)

(1)为什么结果一样?

(2)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3)哪种付法更方便?

(4)什么情况下合起来付特别方便?

(5)能得出什么规律?

3、灵活运用

利用你的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问题

(1) 1800-246-136 (2)769-(69+53)

=1800-(246○136) =769○69○53

= =

经过我的实践后,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遵循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理念,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越来越焕发生命的活力。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