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寓教于乐英语课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7-14 11:18:59 作者: rapoo

这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的英语课。作为考试科目之一,英语课在老师们心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尽快适应这门新课,顺利完成课标规定的学习任务。

但话说回来,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是八九岁了,这意味着他们说母语有一定年头了,猛一下让他们学说外国话,他们怎么拐得过弯呢?所以,帮助孩子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喜欢英语课,进而学好英语,成为很关键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我从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入手,尝试着在英语教学中寓教于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总结如下,与博友分享。

一, 加强直观教具的使用。

英语学习,单词的记忆十分重要。学汉语的时候,孩子有直观印象,比如,看到或是听到“小猫”,“小狗”这样的词语,马上就能联想到它们的叫声,它们的样子。英语则不然,那几个陌生的字母,那个怪怪的读音,和孩子的生活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如何加强英语单词与孩子生活的联系呢?

我想,能不能做一些英语卡片,把单词所代表的物体用图画表示出来,图画下面再配上英语单词。一方面,花花绿绿的图画可以吸引孩子的无意注意,另一方面,孩子在读单词的同时更直观的明确单词所代表的意思。

按照这个思路,在女儿的帮助下,我制作了一些英语卡片。雪白的A4纸上,画上一扇大大的门,下面写上英语单词“door”,画上一扇宽宽的窗,下面写上“window”。我们还画了一个乖巧的女孩头像,下面写上“girl”,一个男孩的头像下面,则写上“boy”。我们还画了很多大气球,并用油画棒涂上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下面写上表示相应颜色的单词。

我把这些卡片用小磁钉钉在黑板上,马上吸引了孩子的目光。望着黑板上那只呼之欲出的小鸟,孩子反复读着“bird bird bird” ,一点不觉得枯燥。一张张色彩鲜艳的英语卡片,把一个个生涩的单词,变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孩子学起来当然轻松,愉快。

二,适当运用夸张手法

循规蹈矩的课堂固然出不了差错,但很难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英语课也是这样。试想,面无表情的老师,领着同样面无表情的孩子,即使读一百遍,又能在孩子心田中泛起多大的涟漪呢?因此,在英语课的教学中,不妨夸张一些,老师要做好示范,不管是语气,语调,还是态势语,都可以根据课文适当的夸张。

在学习《It’s red》一课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胖胖的大熊猫,用缓慢的,粗重的声音读“my name is panpan. I’m a pande.”。(我的名字叫盼盼,我是一只熊猫。)录音带里放出来的声音往往比较夸张,孩子边想象场景,边模仿读音,稚气未脱的声音故意弄得老气横秋。孩子自己都觉得很有趣,情不自禁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在学习《How many》这一课时,我让孩子模仿文中“盼盼”的样子,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魔术师,手里挥舞着的尺子就是魔棒,每挥舞一下,就夸张的高喊出一个数字,从“one”一直喊道“eight”。如果是单纯的反复读单词,孩子当然觉得很枯燥,但置于变魔术的场景之中,读多少遍孩子都会不厌其烦。

读女孩子声音时捏着嗓子细声细气,读男孩子声音时则有意地铿锵有力。根据学习内容,尽可能用夸张的语气和语调,模仿不同主人公的声音,还可以让孩子随着朗读的节奏,全身都动起来,这样的英语课孩子十分喜欢。

三,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

囿于水平,我们不可能对孩子进行全英语授课。但在课堂上,应尽最大可能使用英语。比如,上下课用英语课堂礼仪。“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Stand up please Good morning teacherSit down please!夸奖孩子时用goodvery good!”需要孩子看黑板时反复说:“look at the blackboard!”不要怕孩子没学过,听不懂。重复多了,孩子自然就有印象了。

一周三四节英语课,孩子接触英语的时间极其有限。因此,还应该尽可能多的让英语进入到孩子的视野中。如,在教室里广泛悬挂英语卡片,让孩子一抬头就能看到。一个鲜艳的黄气球下面写着:yellow。哦!原来黄色在英语里是这样的呀。如此种种,增加孩子对英语的无意注意时间,缩短他们与英语的距离。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哪个学科,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了,培养出兴趣了,愿意主动学习了,距离学好也就不远了。这就是我在英语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