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比较让孩子找到调节心理的平衡点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7-15 10:52:22 作者: rapoo

比较,是鼓励竞争还是打击孩子的自信?这期的博谈客论题目引起了博友们的广泛关注,浏览了诸多优秀博友发表的见解,感觉也是受益匪浅,就不免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也许您是一个很开明的父母,从来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那么,您的孩子很幸福。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孩子,就连我们大人也会遭遇和他人不同形式的比较,评职称、选模范、选派外修、干部提拔等等这都是在反复的比较、衡量以后才决定的,而孩子在求学的过程中,经历的名目繁多的考试、比赛,不也是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和比较吗?所以,不管是和自己比,还是和他人比,让孩子从小就以一个从容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上和他人的对比是不容忽视的。

一、孩子的缺点VS他人的优点。

没有一个孩子是十全十美的,也许您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乖巧懂事、聪明伶俐,但是,他也可能性格内向、不爱表现自己。也许您的孩子调皮捣蛋、不太遵守纪律,但是他却爱帮助别人,热情礼貌爱集体。所以,当孩子的缺点遭遇别的孩子的优点时,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向他人学习。

我的女儿就是那种特不爱说话的那种,每次看到那些落落大方、礼貌有加的孩子,我总是特别的羡慕。刚开始我的比较总是那么直接:“你看某某家的孩子,人家嘴多甜,多有礼貌,你看你……”女儿的神情表现的就很落寞。

后来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上的不当,我开始充分肯定女儿的优点,同时也会在心里把她和别人暗暗比较,并把别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分析给女儿听,鼓励她多留意别人的长处,说话的方式也逐渐变得很委婉:“我的女儿聪明懂事又听话,如果能再象某某一样见人有礼貌,你说,我的宝贝谁不喜欢呀?”而女儿在不好意思微笑的同时,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我的建议,一点一点地去努力完善自己。

二、孩子的优点VS他人的缺点。

孩子优秀,本身是很值得欣慰的,但是,用孩子的优点和别的孩子的缺点相比较,同样也会收获多多。一方面,透过别人身上的缺点可以引起孩子的警戒,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戒骄戒躁,把眼光放得更远。

我女儿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最好,但是一直还是很不错的,刚上学时,谈及成绩较差的同学,女儿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妈妈,我们班谁谁只考了多少多少分,全班倒数第一,你说,他是怎么考的呀?”

看着女儿得意的表情,我先是祝贺女儿取得优异的成绩,然后再替那个孩子分析考的不好的原因,是考试时粗心大意呢?还是上课不好好听讲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最后,我会提醒她:“那么我的女儿,你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呢?”让女儿避开别人考的不好的事实,而更深的去考虑他没考好的根源,并且引以为戒,杜绝骄傲情绪的滋生。

三、孩子的优点VS他人的优点。

两个优秀孩子之间的比较是有些“残酷”的,但是,引导得当,同样也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好心态。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都很差,特别是一些本身就很优秀的孩子,当看到比自己更为优秀的“对手”,要么接受竞争挑战奋起直追、品味胜利果实,要么你追我赶、同肩并进,要么遭遇失败后一蹶不振、敢当平庸。其实,孩子本身并没有强弱之分,只不过,在遇到“比较”这个坎儿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采取行动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在对待女儿的此类比较中,我鼓励女儿参与竞争,当然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竞争的过程,只要女儿努力了,也拿出了自己最好的参与状态,这次赢了,那么恭喜、祝贺,你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如果这次输了,同样恭喜、祝贺,你在竞争中发现了和别人之间的差距和今后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某种意义上,你仍然是个赢家。

所以,鼓励竞争和孩子的自信并没有什么冲突,比较,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同样能让孩子找到自我调节心理的平衡点,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有一个平稳的心态,成不骄、败不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平和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场精彩的竞争比赛。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