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从花籽开始
——晨诵《花籽》
伴随着“指甲花之旅”,我们的晨诵诗便从马云超的《花籽》开始,种下一颗种子,便播种下了一个梦想,细心呵护,相信梦想总有一天会开出花来。
花籽
马云超
我往花盆里埋下两粒花籽,
过了几天,
跑出两颗小草。
我说:站住!
你回去捎个信儿,
让花朵来向我报到!
没做太多的解释,只是指名让孩子读,一个人,有一个人,读完,再读,找自己的理解,读自己的感觉,慢慢地,这首短诗变得有味道起来。
一个孩子在花盆里种了花种,他的思维方式是种什么就应该出什么,结果没出来花,出来了小苗,他非常失望,命令小苗回去,让小花来报道。作者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孩子由于知识储备问题,不知道种子先苗后花的情况而产生的“错觉”,把孩子急躁、失望的心理特点表现得活灵活现。但我的孩子们却从这首诗里读出了等待,因为他们就是这个往花盆里种了两棵花籽的孩子,当花籽埋进去的时候,他们的心便也随着埋进去了。
“我明明种下了两粒花籽,为什么跑出来两棵小草呢?”我似在自言自语。很多孩子几乎在抢着回答:“其实从土里出来的就是花的幼苗,因为花的幼苗刚出来的时候,就只长出两片小叶子,很像小草。种花的人没认出它,是种花的人自己搞错了。”“是这样么?种花的人该是怎样的心情?”“他特别希望种子发芽。”“他希望种子快点发芽,抽枝长叶,能开出花朵来。”
“如果现在你的花盆拥有一种魔力,无论你种下什么,它都会长出什么来,你又想种下些什么?你也来做小诗人,即兴创作一首小时吧!”然后,教室里寂然无声。
“我往花盆里埋下两粒西瓜籽,过了几天,跑出两棵小草。我说:站住!你回去捎个信儿,让大西瓜来向我报到!”马宇航第一个即兴成诗。于是,小手林立,比如:桃子,苹果,玫瑰等等,都是顺向思维,把花籽换成了各种植物的种子,该点拨了。
“现在我们种下的不一定要是真正可以生长的种子,它可以是你心中埋藏很久的一个梦想,或者是你最喜欢的东西……”
“我往花盆里里种下两粒花籽,等了两天,可是什么也没长出来。我一直等待着,等待着花开的时间。希望可以长出童话书里的彩色花,让我许下美好的愿望。”杨娅宣,一个女孩子,指甲花种在她的心里了。
杨捷胖胖的身子左右摇晃,念道:“我往花盆里埋下两个硬币种子,过了几天,跑出两棵小草。我说:站住!你回去捎个信儿,让摇钱树来向我报到!”“哈哈哈!”孩子们差点笑翻。不过倒是也启发了一些孩子们。
“我往花盆里埋下一本书种子,过了几天,跑出一棵小草。我说:站住!你回去捎个信儿,让书本来向我报到!”一听便知道,这是把书当宝贝的孩子。
“种下一颗花籽,便是种下了一个愿望,一个梦想,我们今天就来为自己种下的指甲花种子写一首小诗,好吗?”
“好!”欢呼雀跃的响应声音。
(附学生创作小诗:)
指甲花
王璐
我往花盆里埋下两粒指甲花种子
过了一个晚上,
做了一个美梦,
醒来去看,还是没开花。
妈妈说我种下的是一个希望,
一定会发出希望之芽,
开出希望之花。
指甲花
席雨梦
我往花盆里埋下两粒种子,
过了几天还不发芽,
我每天站在花盆前祈祷,
指甲花啊,快点发芽吧
你快开花。
又过了几天,我睡梦中梦见
指甲花的种子正在奋力往上爬
我对种子说
你别着急,我会慢慢地等你
指甲花
赵昕迪
我种下了一粒小小的指甲花种子
心中充满兴奋和憧憬
白天想的是它,
晚上梦得也是它,
就这样等待它发出嫩嫩的小芽。
指甲花
王可
我有两粒花籽
它的名字叫指甲花
我将它埋进土里
就在那儿盼啊盼啊,
希望它能发芽,
可是,我等了好久
它还是不发芽。
指甲花种子
杨莹
我往花盆里种下了两粒指甲花籽
它寄托着我的希望,
它让我有了重重的任务,
它带给了我焦急地等待
它带给了我生活的乐趣,
它让我魂牵梦绕。
哦,这一株美丽的指甲花啊!
课后记:
不到半个钟头的时间,收齐了全班的小诗创作,简单修改之后,便挑选出了十几首富有自己思想的小诗,并且感觉一气呵成,读来也很有感觉。
最初选择这首诗,只是为了和指甲花之旅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觉得这首诗三年级学生来读有些童趣太过了,可是因为孩子们有了相同的经历,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在自己身上产生了共鸣。想起曾经看过的句子:“一首诗只有真正地打动了你,与你的生命融为一体,仿佛是你写出来的一样,是从你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这样再去读诗,自然能更直接地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兴发感动了。”
有时候,大家都在讨论,晨诵究竟会对孩子的生命有着怎样的影响,我想,一首精心选择的诗,与孩子的生活以至生命相契合的时候,把大量时间放给学生,让孩子们充分去揣摩,去练习,同时减少集体齐读,加大个体学生读的分量,让孩子自己找到他相通之处,读诗,甚至写诗,应该是件随手拈来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