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七单元学完了,这一单元知识点碎、概念多,内在联系密切。所以整理知识点、梳理知识间的联系很有必要。同学们通过多次的单元整理,已经有了很大的经验,下面的表格式整理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七单元回顾整理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最
大
公
因
数
1、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 列举法:先找出两个数的因数,然后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从中找出最大公因数。
(2) 短除法:用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做除数,除到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1)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两个数成互质关系(即公因数只有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最
小
公
倍
数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 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倍数(一般写6个,加上省略号),然后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再从中找出最小的一个。
(2) 短除法: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两个数,除到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乘一边,最小公倍数乘一圈。
3、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
(1)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成互质关系(即公因数只有1)时,它们的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同
分
母
分
数
加
减
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约分的意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3、约分的方法:可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步约分,也可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进行一次约分。约分的结果一定要是最简分数。
4、最简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同分母分数连
加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
1、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直接把分数的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定要化成最简分数。
2、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分数
与小
数的
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于1的有限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点和整数部分的0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得数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
判断一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的方法: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只含有2或5这个质因数,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解的质因数中,含有2、5以外的数,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