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畅游书海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7-27 11:26:02 作者: rapoo


畅游书海



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书,在我黯然时鼓励我,在我得意时诫告我;在我迷茫时,它是迷雾中的灯塔; 在我愁绪万千时,它是耳边一首悠扬的小曲,抚平我的思绪.



从小,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我妈说,我几个月大时,妈妈就和我一起看书了。上幼儿园时,妈妈就开始给我订阅一些幼儿杂志,比如,《启蒙》、《幼儿画报》,还有几种,我叫不出名字来,后来翻出几本,也已十分破旧,辨认不出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能从断断续续的记忆中找出一部分,与这些杂志的故事,和一点书的内容。对我影响最深的,大概就是《幼儿画报》了。若不是,我在追溯时,怎会立刻忆及,杂志里面的红袋鼠?若不是,我怎会至今仍记得,杂志举办的一个活动——
向别人赠送杂志?若不是,我的脑海中,怎会闪出如此无数大同小异的清晰片段:正当往常杂志该来时,我在家中,盼着《幼儿画报》,盼得恨不得马上飞到爸爸身边,从他怀里夺过杂志。我一直等着,等得实在不耐烦了,忽然提心吊胆地想,杂志会不会不来了?在无奈的焦灼
与忐忑中,秒钟嗒嗒地奔跑着。仿佛等了一千年,终于,在无聊的寂静中,一声熟悉的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忽然绷紧了我的心弦。我三步并作两步,扑上去迎接杂志。谁知,爸爸的手中空空的。失望地垂下眼睑,我颓废地低下头。正欲转身,老爸窃笑着从外衣里掏出了杂志。我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扑了上去,扯掉包装,跳上沙发,舒舒服服地看了起来。



因为这些书刊,我早早地认识了很多字—— 妈妈说,我一有不认识的字,就问,慢慢一本本地积累起来,就认识了不少字。我渐渐爱上了读书,书读得越多,字也认得越多,因此我老早就读了《木偶奇遇记》、《秘密花园》等少年版名著。可以说,书是我的第二任语文老师(第一任是爸妈)。



小时候看书,也不图什么,就为了看,囫囵地读一遍就完了。后来,上了小学,我的阅读面也广了。原先,仅限于几种杂志,小故事集和缩写版名著。上了学,妈妈给我在新华书店办了借书卡。我平均一两周就去续借一次。我开始读厚些的故事集,各国的童话故事,中间零碎地读了一些短篇小说。我读着读着,渐渐地为里面的情节所吸引。由于时间不太够,我无师自通,学会了浏览,遇到一些细枝末节就大段地跳过去(只在时间不充裕的时候)。书内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过了一段时间,我向缩写名著和名家文集发起了攻势。那时也看不太懂,但是只管一直看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理解了书中的内容。我读过《茶花女》、《巴黎圣母院》、《简. 爱》、《飘》、《羊脂球》、《麦琪的礼物》、《小桔灯》、《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等不一而足。不知不觉,积累了许多四字词语,在墨香的熏陶中,养怡了心灵。



后来,我转战原著名著。书大多是买的,一个个都是大部头。书买回来,我日日夜夜,不停地“啃“,几乎睡觉也要抱着。之前我对名著其实没有太多兴趣,只是因为它很有名,便好奇地看一看罢了。我的第一本大部头是《基督山伯爵》,缩写版还没看过。本以为我看不下去,谁知,”强迫“自己看了几页之后,我就沉迷在了书中。主人公跌宕起伏的经历,令我牵肠挂肚,久久不能释怀。我似乎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书中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我为主人公愤慨着,悲鸣着,欢呼着,担忧着,把一切都抛之脑后。因此,我就发现了名著的精髓——
缜密的情节逻辑,始料不及的人物命运,和细腻的描写,精确的措辞。这些名著大放异彩。从此,我喜欢上了名著。



新华书店取消了借书业务,我也因视力下滑,减少了阅读量。我又将目光瞄向了《意林》系列。《意林》(成年)、《意林.少年版》、《意林.小小姐》和《意林.小小姐》的小说。三个《意林》各有千秋:《意林》有些文章向别人提出了人生忠告,蒋事分析得十分透彻;《意林.少年版》采撷各方小故事,有个人成长的血泪史、名人事迹,更多的是小小说,浅显的道理,生动地阐述,让人欲罢不能;《意林.小小姐》主打纯美小说,专为小淑女们量身打造。它们,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在以后的路上,书一定会继续陪伴我,帮助我!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