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谈资源节约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用到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 给人们提供了不少方便。但你是否想过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都是以什么为原材料的?是大树,给人们带来绿荫、换来新鲜空气、有效防止沙尘暴的茵茵绿树啊。
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上就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目:一棵大树一天可以吸收0.1千克的二氧化碳,制造0.75千克的氧气,一棵大树也可以制造5000双一次性筷子。一个饭店一天用500双筷子。问(1)这个饭店一年用多少双筷子?
(2) 一年用的筷子需要砍掉多少棵大树?
(3)这样一天就少吸收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的氧气?
学生通过计算知道了:这个饭店一年用182500双筷子,一年用的筷子需要砍掉36.5棵大树,一天就少吸收0.01千克的二氧化碳,少产生0.075千克的氧气。学生算出这个结果以后都惊叹这个数目之大,同时惋惜砍掉了这么多的大树。但在生活中谁会坐下来算一算这一个数据呢?

怎么避免这么多的大树被砍掉呢?接着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以后要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筷子 ,也要提醒爸爸妈妈这样做。。。。。。”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我补充上一句:“相信同学们都能说到做到 ,这样我们的地球上就会多 一片绿荫。”
无独有偶,我在一本杂志上 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来自北欧森林之国挪威的亨利先生在洽谈商务时拒绝使用一次性纸杯,而是拿出随身携带的玻璃杯接水喝。然后还掏出计算器算起来:一只一次性纸杯,需要两克左右的纸板原料,两克左右的纸板则起码需要五克左右的树皮作为原料,而五万只像这样的一次性纸杯 ,就要耗去一棵直径约30厘米的树木。。。。。。一次性纸杯用一次就不用了,成了废弃物,多么可惜啊。 拒绝使用一次性纸杯,久而久之,挪威市场上的纸杯就渐渐销声匿迹了。这位亨利先生的强烈环保理念,节约资源意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数学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题目不仅仅是让学生只学会如何解答题目 ,我想更重要的也是告诉学生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是浪费资源的现象,培养学生从小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就让节约资源、重视环保从今天、从每一个孩子做起、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