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教学生看“新”的主题图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8-02 10:42:07 作者: rapoo

经过一年的“锻炼”,升入二年级的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不禁暗自高兴。但是今天数学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却令我着了急,让我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今天的数学课学习的是第二单元《表内乘法》的信息窗1。如图:


一上课,我像往常一样有序的进行着课堂环节——专项训练(听算)——小组交流预习卡。进行第二个环节时,我首先让孩子们交流预习卡上的第一个问题:观察课本第11页的主题图,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当指名一个小组先给大家进行演示时,我发现孩子们所说的信息要不“罗哩罗嗦”、要不“过于简单”,可以说是“离题十万八千里”。我一再强调说过N遍的话:数学语言不但要简练,更要完整。可孩子们的表达还是不尽人意。

这是怎么回事?“观察主题图说信息”,这可是在一年级时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问题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些观察主题图的方法无人不知。难道孩子们都忘了吗?我静下心来,细细分析,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原因一:图由“简”变“繁”。一年级时的主题图,画面简单、直观,一看就懂。现在的主题图,画面多、信息多,让人看着“眼花缭乱”。

原因二:图由“直观”变“抽象”。 一年级时的主题图,画面上文字、图画兼之,比较直观。现在的主题图,有的画面上甚至没有一个文字,纯图画。非常抽象。

原因三:语言由“易”变“难”。 一年级时的主题图,表达信息的方式孩子们早已形成“模式”,无非就是:左边有…右边有…或原来有…走了…等等。现在的主题图,问题都是用乘法计算的,孩子们不适应,一时“无从下口”。

基于以上原因,我立即调整课堂方案,不再往下进行,决定重新教学生看主题图。

一、先读文字信息,读好每一个字。

我首先问:主题图上提供了哪些文字信息?读一读。并强调:读文字信息时,不漏掉、不添加一个字。学生读到:一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两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

第二个信息:你能接着说下去吗?读完这个信息后,再让学生试着解答信息中的问题。

二、再读图画信息,说好两句话。

图画信息抽象,不易表达,我告诉孩子们,读图画信息时,要说好两句话。并给孩子们示范:(灯笼图):有4串黄灯笼,每串有5个;有4串红灯笼,每串有2个。(红方巾图):有5个人,每人转2个红方巾。……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适应了“新”的主题图,部分孩子还对“新”的主题图总结出了观察“模式”。我想,本节课虽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通过本节课的专项训练,将会为后面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