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家庭教育沙龙”随感——女孩青春期教育
家庭教育沙龙组织者聂秀英老师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女孩青春期的特点 ,帮助女孩顺利度过青春期,于2月19日组织了以女孩青春期教育为主题的第六期家庭教育沙龙,作为一名青春期男孩的妈妈同样受益匪浅。
本次沙龙邀请了具有妇产科王大夫和丁莎老师结合临床案例和身边的事分别从青春期女孩的保健、生理、心理、性知识等方面进行了讲解。提醒青春期女孩正确对待自己身体的变化,防止走路前倾(哈腰)、束胸等不健康行为,建议妈妈们给孩子选择质地柔软、合体的胸罩,避免受到外伤。在经期保健方面,要尽量避免冷水、冷空气、剧烈运动等,提醒妈妈们正确对待女孩的痛经现象,同时介绍了简单的穴位治疗方法(遗憾的是没记住)。王大夫结合她四十年的临床经验,对生殖器官的构成、月经的生成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面对闻性色变的家庭教育现状,她通过几个病例阐述了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再次提醒家长在养育孩子中,对待女孩和男孩的不同,建议妈妈们关心女孩要从心理、生理开始,多关心、多观察、多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80岁的丁莎老师精神矍铄、谈吐自如,现代的教育理念和丰厚的知识面令人折服。她从如何关注青春期女孩的性心理、性生理教育讲解,让孩子幸福、快乐、安全、和谐成长。丁莎老师结合自己的育子经验(孙女和外孙女)告诫妈妈们要正确对待女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自我保护和提高自卫意识上,叮嘱孩子敏感部位不能暴露(时下看到很多女孩穿着越来越透,追求骨感美和性感美,这会使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而入),更不能受人侵犯,千万不要让女孩子与一个或几个男孩进入房间或隐蔽的地方,一旦遭受侵害一定要将时间、地点、外貌特征尽早告诉父母,同时保存好自己的内衣(作为证据),请求法律的保护。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女孩过度虚荣,有时为了买一件衣服、买一些零食就答应男性的非分要求,不懂得保护自己,更谈不上自尊、自信、自重、自爱,听起来都感到不可思议。青春期女孩青春萌动是正常现象,可如何正确处理是关键,作为女孩家长,要帮助女孩树立理性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就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孩子的观念、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家庭的影响),女孩从青春期走向婚姻大致需要8-12年的时间,当对某男有好感时一定要学会克制,将这份青春的骚动藏在心底,冷冻起来,在女孩的教育中,要帮助女孩树立理性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从青春期走向婚姻大致需要8-12年的时间,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是性意识觉醒并且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时期,他们往往会有意识性地试探,如果父母不能及时了解或感到羞于出口,孩子则会从网络、媒体中寻求答案,此时的她们会出现盲目地崇拜和不切实际地攀比,她们不但比穿着、比交际范围,有时还会比谁交的男女多、谁收到的“小纸条”多,甚至会与社会青年进行交往。如果有心的家长会及早发现这一危险信号,用恰当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和处理,朋友式的交流和沟通及时消除孩子内心的障碍,让孩子快乐成长。这种事情解决的越隐蔽越好,要从件件小事中施教,特别是孩子的第一次,纠正错误的关键也在于首次的方法和态度。
会后,当我听说丁莎老师不但置身于家庭教育,还在坚持从孙女、外孙女的教育过程中总结、顺利学习方法并时常辅导高一孩子的数学时,我被震撼了,80岁高龄的丁莎老师用自身行动诠释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含义。从老人的言语中,我能感受到老人不单单关注家庭教育,还关心国事,偶尔从老人口中蹦出的网络用语让我感受到老人的新潮和时尚,这也是她引领时代教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