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跟我一起写吧
上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候,我照例推了优秀作文,除给他们所在的大组加分外,并要求他们将习作发在班级博客群,到月底统计的时候,还将给他们进行二次加分。我每改一部分,就会将这些孩子的名字念出来,同学们听着,除了羡慕这些人,更为眼馋的就是人家组的积分噌噌往上升了。
大概是周五吧,终于改完了,所有的加分告一段落。我在班里大致做了个“口头问卷调查”:
1.截止到目前,写作对你来说仍像喝毒药的请举手?大概有十个吧,显然他们很不好意思。我安慰他们说:“老师真的不批评,放心。”
2.从我们五年级开始进行这个写作的训练至今,你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或多或少的进步的请举手?这次举手的比较多一些。当然,批改他们的习作时,我就能感觉到。
3.接受了这么久的训练,目前写作已经成为你的爱好,你已经尝到写作的乐趣,甚至觉得非写不可的请举手?我特意看了一下,大概有七八个,跟我心里想的基本吻合。
说实话,我在班级里搞得“写作实验”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还很不成熟。起因源于平时的改作文,以往一旦要改学生的习作了,简直觉得就是对老师的折磨,千篇一律的格式化语言,内容空洞/缺少情感的比比皆是,更遑论还有很多的词句不通/颠三倒四之作,作文也是我们的紧箍咒,每次批改难受程度可比喝毒药。私下里,我们也曾讨论过,为什么学生的习作这么差?怎么改进,如何提高?可是面对大班额,还有班主任的如山杂务,我们给了自己太多的顾虑和怠惰,问题人人到看到了,却没有人去试着改变这种现状。去年教研会时,组长回来说张老师要搞写作试验,征集实验员。我们报了名后,按照要求我借阅了焦利群老师的相关书籍,并自己又买了好几本书---“管建刚”系列,读完之后启发很大,却又不知从何学起,怎么复制他的模式。但是,从同学那里我借鉴了利用校讯通博客平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的方法。起步很艰难,为了督促学生写,我跟学生约定一起写,他们一周一篇,老师最少两篇,从登陆平台的方法教起,从只言片语地记录到逐渐成段成篇,起初我以鼓励为主,拿自家孩子为例,不断打开他的博客,带着大家欣赏,把徐一诺的博文集带到班里,供大家翻阅,不断将优秀博文点出来,欣赏表扬,让他们将优秀习作发表在班级博客圈,甚至要他们调动家长的力量,帮助他们发。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对班级博客情况进行汇总评比,班级博客之星/写作小状元/班级诺贝尔奖等等,除了称号,还有奖品。每到假期开学,第一天我必颁奖。慢慢地,我发现,学生习作的语言开始变了,开始敢于说真话/抒真情了,我不断从生活中取材,让他们记录下自己普通的生活,他们开始觉得有啥可写,习作中可圈可点之处越来越多了。记得五年级结束时,同学们写了一篇《回首五年级》,班里一个孩子写得作文真叫人忍俊不禁,虽然调侃的是自己不会写作文,却处处真情流露,同学们听完都赞叹不已呢。谁又能想到,其实他的习作水平真的不高呀。进入六年级,我又加入了“三分钟写话”训练,将加分进行到底,你能想象出孩子们写作那一刻的疯狂吗?如今再改作文,对我真的不再是折磨,我很欣喜同学们习作的长进,批阅习作其实更像跟他们交流,不知不觉我就走近了他们。
孩子们,相信老师,跟着我一起写下去吧,慢慢地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写着写着,你会觉得写作是在跟自己对话,甚至它会成为你将来谋生的工具。而那些被我们记录下的点滴,终将成为你人生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