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认识钟表》吗?
《认识钟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一直以来就是个难点。通过这一周多的学习、检测,再学习,再测试,不仅孩子感觉难,我也感到了压力。
昨天上午进行了第二次检测,这张卷子很难批,尤其是添画时针和分针的部分,真让我费时费力。为了能在今天让孩子把考试卷子带回家,昨天晚上加班到很晚,如果卷子的批改中存在疏漏,敬请家长谅解。
今天我想就两次的考试情况把《认识钟表》部分做简单的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认识整时和半时。当第一次测试时,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半时有点糊涂,但第二次检测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不仅有数字的表认识,没有数字的表也认得非常准,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相当不易。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知识的延伸、能力的拓展也要充分重视。通过检测,发现这方面的确还是存在问题的。如果您的孩子还存在有问题,不仿从下面选择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法进行辅导。
一、看钟面,推时间
看到钟面上的时刻,要能推出几小时前或几小时后是什么时间,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孩子一定要头脑清醒,不能把钟表上的时间直接写上。第一种方法是用“前减后加”来计算,即几小时前就减几,几小时后就加几。第二种方法是在钟面上画一画,让时针“转起来”,即几小时前,就让时针倒转几大格,几小时后就让时针正转几大格,用箭头在钟面上画出来,确定时针的位置,再读出写出正确答案。
二、添画时针和分针
几时整问题不大,孩子们基本上能够正确画出。
几时半问题较大,主要还是熟练度不够,在画表针时,忽略了长短的区别,再就是时针的位置特容易画错,本来几时半时,时针是指到两个数字中间的,但孩子往往让数字指着这个“几”
。其实如果专门问的话,孩子们都会说指到几和几之间,但操作中就给忘记了,说到底还是对钟表有些陌生,需要再进一步熟练。时针比较短,所以在画时,加上延长线看起来更清楚,象下面这两个同学做得就非常好。
三、计算经过的时间
从一个时间到下一个时间经过了多长时间,对孩子来说比较抽象,难度是大了点,但我们可以从易到难,逐步深入。
先从整时到整时,半时到半时,如:2:00到5:00,1:30到3:30,这样可以直接做减法(后减前)。
再从整时到半时,如2:00到4:30,这种情况可以把一段时间分为两段,先算2:00到4:00是2小时,再算4:00到4:30是30分钟,合在一起就是2小时30分。
最后再说半时到整时,如8:30到10:00,实际上和上面情况一样,但由于是从半时开始,所以对孩子来说还是难了点。先算8:30到9:30是1小时,再算9:30到10:00是30分钟,合起来是1小时30分。就象下面这位同学写的,过程非常清楚。
在这儿,还要说明的是写经过的时间不能用电子表的时间写法。1小时30分不能写成1:30.因为前者是表示一段时间的,后者只能表示一个时间点,这一点孩子不太好理解,只能让他们先记住就是了。
四、大约几时
大约几时包括快几时了和刚过几时两种情况。如果分针在12的前面(左面),时间很接近数字几就是快几时了,如果分针在12的后面(右面),时针很接近数字几就是刚过几时。不管是快几时了还是刚过几时都可以叫大约几时。
很对不起大家,由于时间的关系,文章发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