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朝向“德艺双馨”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8-14 10:38:05 作者: rapoo

读《教师的德艺双馨之路》有感

宋新菊

这个寒假教委为我们配发了教育专著——《教师的德艺双馨之路》,在书香中度过这个充盈的假日。

这本书从“道德篇”“智慧篇”“教艺篇”“成长篇”四个方面概述了教师的德艺双馨之路的取得和践行。

1

关键词:“有人格做背景”

合上书,我一直不能忘记书中的这句话“有人格做背景”。

夏丐尊先生说“人格背景”至今对每一个做教师的来说仍有现实意义,对每一个教师树立威信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有人格做背景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是具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气质,这种人格魅力与精神气质来自于领导者高尚的领导风范、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管理艺术和丰厚的人文素养。有人格做背景的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思维就能被激活,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完善的人格品质也能被较好的塑造。

有人格做背景的教师,应该体现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特别是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表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呵护。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那个“破损的水杯”的小故事。罗世林偷偷从家中拿来了爸爸刚刚发的一个高档水杯,第一个课间就让出去的同学碰倒在地上摔坏了瓶盖,他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难题,不知道给怎样向爸爸解释。看到孩子愁眉不展,踌躇不决,不敢回家,我们一起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这个破损的水杯作为礼物送给我——士林的班主任。这个理由孩子回家一定是不会挨批评的。看到孩子绽开的笑脸,我骄傲的拿着那破损的水杯走回了办公室。

这个不经意的小事,也许我们马上就忘记了,但是让孩子对老师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而这次事件,让孩子们看到了老师的“人格背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在那破损的水杯上闪出光来!

2

关键词:学科傲慢

所谓学科傲慢,就是说:人常常是到了不熟悉的领域,才能估出自己的真价值,而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往往会夸大自己的本事,学科傲慢会极大的损害教师的威信。

从“学科傲慢”中我更看到了多年来从不读书学习的老师,一直用原有的知识对付自己的工作和学科教学,认为自己一直都很熟悉并胜任自己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在“知识更新年代”已经远远的落后或淘汰。

法国当代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在《教育的七个黑洞》中有这样的话:人们教授确定性,然而需要教授的恰恰是不确定性。这句话非常深刻,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自以为真理在手,一切都明白如昼是,一切都确定无疑的时候,他肯定会很傲慢,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迷信标准答案,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明白,很多事情并不那么确定,任何一个人知道的东西永远小于不知道的东西,这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论语》说的好:学,然后知不足。

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能力。只有有了终身学习的开始,才能说明,你有了摆脱“学科傲慢”思想,并开始付诸实际的行动。

3

关键词:德艺双馨

有德,是做好教师的首要保障。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作为塑造人类灵感的教师,必须要具有全新的道德品质。

有艺,是做好教师的立业根本。教艺精湛练就真本领,才能在教育这个大团队里高速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团队的肩膀上实现自己的攀升和飞翔。

时时处处问内心,求“教师之德”。

时时刻刻学书本,求“教学之才”。

每一个一线教师都会从中看到怎样的德、才、艺是自己今后应该追寻的。正如书的封底上写的“莫道教途不堪重,不似神圣,胜于神圣。”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性,让我在捧读中一次次对话自己的心灵。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