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新教育乡村阅读公益行”回访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8-14 10:38:57 作者: rapoo

“新教育乡村阅读公益行”回访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多云





2014年9月2日,著名儿童作家、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所长童喜喜老师做客我校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为我们作阅读公益讲座。我校是“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这个新教育的全国性公益活动的活动学校,是我们第二实验中学新学期的一件开门喜事。



随后,“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按例要对我校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回访,薛书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以下是回访问题及我的回答。



1、“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在您的学校举办,给您留下的最深感受是什么?

2、童喜喜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她的讲座您感觉如何?有收获吗?如果有,最大收获是什么?如果没有,最大不足是什么?

3、您以前和学生们一起开展阅读活动吗?您今后准备怎么做?

4、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上,有没有采用什么巧妙的、有用的办法,愿意和更多人分享?

5、围绕着阅读,您最希望今后举办哪些方面的活动、得到哪些方面的指导?

6、我们是新教育萤火虫义工团队,推动阅读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个公益行动。接下去,我们还将对您的学校进行3年的跟踪服务。对我们接下去的阅读推广活动,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





【回复】





1、“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给我留下的最深感受是真诚。当面对的家长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与书接触过时,你们还是亲切诚恳地讲述读书的意义。也许他们现在不懂,可能将来某一天他们会懂得读书的意义,因为你们唤醒了他们让孩子读书的意识,有一天可能会化为行动。种子肯定会发芽。



2、童喜喜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温和、亲切、自然、平和,她带给我的最大触动就是这么一个弱小的人,却不辞辛苦,一点一点地向前挪,为了乡村孩子能读上书,希望能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



李老师对不起,讲座刚开始,我和祝改珍老师被薛校长安排,向河南教育时报记者吴松超老师、新教育种子教师负责人张硕果老师,就自己如何在新教育理念下进行课程开发的工作,进行小型座谈。没有机会聆听童喜喜老师的讲座,没有资格对童喜喜老师的讲座做任何评价。敬谅!



3、开展过。




现在准备继续和孩子进行共读。



暑期时本来设计好共读《西游记》和《新月集》,但过去两周了,还是没有开始。



问题一,书源问题。现在在等学校召开家长会,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和家长沟通,给孩子购买书籍,没有相同版本的书籍,共读无法进行。但是给家长推荐购买书籍,要担很大的风险,面临被家长投诉的风险。还有一个机会,我在等燃灯者计划公益组织给我的班级赠书,赠书一到,我就开家长会,商议读书事情。



问题二,我们七年级备课组要求共读的书籍是《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因为这是语文教材推荐的阅读书籍,可以向家长推荐,如果不读,只怕家长又有意见了。您知道,只要有一位家长投诉,后果不是我们所能承担的。因此,我现在还没办法开展自己的阅读活动。



问题三,学生读书的没几个。本想成立班级读书会,但看到学生无动于衷的表情,真有些心灰意冷。



问题四,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我是十班的班主任,让家长购买书籍情况好点儿,九班难度就比较大。主要是不熟悉,家长不了解你,也不信任你,不想白话冤枉钱。



不过,再难也得坚持,再难也阻挡不了我让孩子读书的一颗心。想想童喜喜老师,想想你们,想想和你们一样的公益组织,我,作为一名教师,怎能忘记一个教师的职责?



4、之前所带班级,我是采用自己掏钱购书赠给学生,三年过去,真正读书的孩子没培养出几个,严格来说,只培养出一个。现在这一班学生,我还没有好的办法,只是想带着他们静静地真正阅读一本书,阅读完毕,当我们抬起头时,师生都感觉经历了一场美妙的旅行,那么,这个时候可能会带出热爱读书的人,只要热爱,同时我又在班级创建读书氛围,应该能让一些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5、围绕着阅读,我最希望举办一些类似读书节的活动,有趣多样的读书形式,再给予家长、学生一些奖励,奖品也应是书,这样他们参与度高,与书有一些真正的接触,感受会深些。再者,再邀请一些书痴一样的人讲讲读书故事,让家长和学生真正走进读书人的生活,他们才可能有读书、做读书人的愿望。



我最希望得到两方面的指导:



(1)初中三年,真正适合学生精读的书籍是什么,一学年推荐一本。




真正需要学生阅读的经典书籍是什么,推荐书目。暑假前我把童喜喜老师讲的深圳南山学校的书目打印出来,觉得有太多并不适合我们这些乡村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来讲,他们没有读过书,九年级要面临中考,七八年级这两年学业也紧张,想让讨厌读书的孩子热爱读书并养成习惯,难度非常大。仅仅有学校支持,班级支持,就我的以前经验,没有家长的支持,效果不明显。



(2)我最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帮助我:怎么引导孩子读整本书和怎么开展读书活动。我了解学生,这个老师了解读书,我们商议且制定出三年的读书计划,这样可能更有效果。




我们从不奢望能让所有的人爱上读书,我们只求在我们的努力下,让热爱读书的孩子不孤独,让读书的孩子爱上读书,让想亲近读书的孩子阅读起来。如果能看到这个效果,功德无量了。



6、建议:



(1)做两份调查。一份是家长,一份是学生。对象为七八年级。真正了解每个学校的家长及学生的读书情况,然后再配备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不一定是全部书籍)。



(2)点燃读书的热情。这份热情每一个人都有,家长也曾是初中生,也曾爱过读书,怎样点燃他们的热情,然后让他们行动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家庭、学校、教室,家长、老师对学生的合力。两年时间,也许能让很多孩子养成习惯。






最后,我想给李老师提一个不情之请。



当我看到“新教育乡村阅读公益组织”将在我校进行3年的跟踪服务时,我非常兴奋。我希望李老师或贵组织能请一位引导学生读书经验的义工帮助我,我愿和他(她)一起为我班级的孩子设计三年的读书计划,我总觉得我的读书设计不够专业,我不想重复三年前的错误,浪费了学生很多时间,也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读透一本书。



唐突之处,敬谅!



王志芳

2014.9.13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