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的断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是何等美妙的意境!酣睡之中,花香透过窗棂撩拨你,鸟啼声声唤醒你的耳朵。恍惚中一时不知梦里梦外。
造物主给人一双明眸欣赏云卷云舒,更给人一双聪耳聆听花开花落。走出家门,投奔自然,侧耳倾听,你会发现听不尽的风景。清代有个善听风景的人叫张潮,他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乃声,放不虚此生耳。”春夏秋冬,昼夜晨昏,皆有景可听,岂不是人生一快事?聆听天籁,一扫身心的疲惫,似乎自己也化作一株静谧的的树,或是一只斜飞的鸟。闻,妙不可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聆听是一种学习,聆听师长的教诲,接受思想的启迪,可少走弯路。聆听朋友的劝诫,接受诤友的建议,可少犯错误。一个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人会谦恭地聆听。“闻过则喜”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不可能完美,但人可以不断改正自己的过错去接近完美。聆听是对别人的尊重,聆听更对自身的提升。闻,受益匪浅。
当我们走进书本,沉浸在书香中,贤人先哲之言令我们如醐醍灌顶。于是,混沌中多了一份清醒,乌烟瘴气中独守一方心灵的净土。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闻陶潜轻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缕清新的风徐徐吹散俗世的污浊。灰心丧气时,闻青莲居士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股强劲的风立即鼓满前进的风帆。为一己得失烦恼时,闻范仲淹高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声春雷顿时让人清醒笃定。闻,开启智慧。
有时我们会被动地接受很多声音,有婉转悠扬的鸟鸣,也有刺耳聒噪的鸣笛声,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但入耳不等于入心,听不等于闻。“心不在焉,听而不闻。”也许我们没法选择听与不听,但我们可以选择闻与不闻。
职业使然,我更多的注意到的是学生听课时的状态,每每看到有的学生对老师的讲授置若罔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或是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时候,我总是感到闹心和痛心。若听者无心,讲者纵累得口干舌燥也是徒劳啊!虽不必闻鸡起舞,但学习时至少应该心无旁骛。闻,才能进步。
有个很有意思的汉字——聪,它的左边是耳,右边的上面是一双眼睛,中间是一张口,下面是一颗心。智慧的先人创造这个字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变得聪明,就必须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说,用心悟。你看,“耳”独占一半,可见“闻”之重要啊!
那就让我们唤醒耳朵,也唤醒心灵去聆听吧!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和生命的曼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