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德育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心得体会
范县第二小学 赵庆敏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每一次聆听都能让自己浮躁的心宁静许久。本次参加的是第七届品格教育与班主任技能提升暨德育主题班会培训会。聆听了张国宏、叶德元、赵志祥等十位专家的讲座,每一个人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名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宝典,但他们的精髓和本质都指向的是品格教育,这是发达国家教育的重点,世界未来教育的走向,也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短板。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李红霞和贾高见老师的一些做法。
我佩服李老师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大爱无边,她说她因为不喜欢跳曾过好几次槽,这次教小学她已经知道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是什么,要一且为了孩子,刚接一年级时她思考教室里应该有什么,不应该有什么,不应该让孩子有焦虑、有恐惧,孩子最在乎的是老师的笑脸,在教室里老师应该是什么姿态?平等,尊重,她走进教室坚持让自己面带微笑,她给孩子说话时蹲下来、握住孩子的手,孩子伤心或进步时给他们拥抱。她懂得教育是慢的艺术,所以班里有的孩子一节课只能写几个字,她说只要态度认真,会跟写一张的同学得到同样多的表扬,多慢都不要紧。这个孩子成绩一直不好,但却写的一首好字;有个孩子一年级时只会画画,其他的成绩都一塌糊涂,内心极度沮丧,她为他在班里举办画展,这个孩子到五年级成绩就赶了上来;一个被学校几次开除、品质恶劣的孩子,她却在学校朗诵会上让他做领诵,别人不理解,连校长也觉得影响不好,她换一种形式,让那个男孩子站在队伍里,仍坚持让其领诵,男孩子感激不尽,渐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班里举行活动时,她经常和那些自卑、怯懦的孩子一起主持。她说,她不喜欢让孩子齐刷刷的手背后坐在座位上,那样会限制思维,让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坐,他说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不能用一样的标杆去要求他们,她大胆的不让孩子做练习册,让他们静下心来练字,她很少讲解课文而是用她独特的魅力引领孩子们去读书,她说她很少谈教育,因为他不太懂,她更不是好班主任,因为他连校级的模范班主任证书都没有获得过,但他只知道她们班的孩子都很健康、很自由、也很自信。我想李老师的境界我无法企及,但却值得我去思考,思考如何才能忘记自身的名利得失,只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
另一位老师是广东佛山的贾高见,他上台没有先说班队会课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是先借了一群学生上了一节班队会课《主动,让梦想闪亮》,他先让学生玩一个“万能胶”的游戏,玩完,采访学生:为什么要去借人,又问另外的同学为什么去帮忙,引出了班队会主题,又出示哈弗女孩求职的材料,读到哈弗女孩遭到拒绝,问学生假如是你会怎么做,接着出示哈弗女孩的做法,学生得出主动产生智慧的结论,接着通过给“口”字加两笔变新字的游戏,让学生自己总结智慧思维的方法。再显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亲身感受每天主动做一点点地,坚持做下去的重要。让全场四千老师震撼,大家都在下面小声议论觉得这节体验式班队会课会影响这群孩子的一生,这群孩子好幸运。我们成人也受益无穷,这不是一节普通的课,这是一节道德课,觉得这样说又不准确,确切来说这是一顿精神的盛宴。上完这节课他让培训的老师评价这节课,我们都一直认为他的课跟姓名相反是真高见,最后他他又做了简短的解说《活动体验班队会的实践和思考》,向我们展示他以前开过的许多班队会课,告诉我们,这样类似的精彩队会课不是一次,是无数次,他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批评,训斥,惩罚,带的学生优秀的原因,我们都不言而喻,大爱无痕,无痕教育,这才教育的最高境界。他还说班队会课要多搞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因为小活动大德育。当然,上好班队会课时需要付出的,需要留心看过的视频、图片、资料,进行资源整合;班队会要有主题选择,尽量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和规律,课程化,系列化;三要选题要从关怀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去上,这是教育的最好时机。我第一次知道班队会课还能上的这么精彩、深刻,还能起到如此神奇的效果。
品格教育实践研究创始人杨林女士说:“等孩子长大了才发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他是否善良、是否积极向上?”
以上两位老师,一个是把对学生的关心与教育包含在每个动作、每一节语文课、每一首诗歌里,一个是把对学生的爱隐藏于一个个游戏,一篇篇故事中。教育的智慧又不止这两种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条件,有创意的去学习,灵活的运用,只要是注重学生品格的塑造,顺应孩子好动的天性,尊重他们的人格,滋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存在!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201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