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课标导航 实践生成 能力提升语文

发布时间: 2018-08-21 10:38:47 作者: rapoo

课标导航 实践生成 能力提升

——语文怎样教怎样学

2013-4-15

我们的课堂学习,课标导航,实践生成,能力提升。以《荷叶圆圆》为例。

《荷叶圆圆》,它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习时,从复习古诗《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时,板画荷叶,随机学习“荷”。

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诗,一支动听的歌;荷叶是池塘中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有趣的故事;荷叶是阳光下一串跳动的绿色音符,一座快乐的城堡。

检查预习环节。由于课前学生已经预习过课文,所以,老师范读课文后,直接检查预习。首先认读了生字,交流了识字方法,并游戏巩固了识字。其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再次,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 ”画出“荷叶什么样”。读后提问,相机板书、版画:圆圆的、绿绿的。

朗读感悟环节。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老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首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 ”画出“荷叶都给谁带来了快乐”。读后交流,请学生板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好好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谁,荷叶是它的什么、它怎样呆在荷叶上,干着什么。读后交流,相机完成表格:

把荷叶当做

怎样待在荷叶上

干什么

小水珠

摇篮

眨着眼睛

小蜻蜓

停机坪

展开翅膀

小青蛙

歌台

放声歌唱

小鱼儿

凉伞

游来游去

捧起水花

再次,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再再次,师生互动。老师范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做动作。

最后,同学们自由表演读课文,同桌互背课文。

总结拓展,实践升华环节。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与点拨,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首先,指着板书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大大的荷叶,荷叶给它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其次,让学生思考,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学生有的说蝴蝶,有的说蚂蚁,还有的说兔子、小朋友……

再次,仿说句子。荷叶是(谁)的(什么)

学生有的说:“荷叶是蝴蝶的舞台。”有的说:“荷叶是蚂蚁的小船。”有的说:“荷叶是蚂蚁的运动场。”还有的说:“荷叶是兔子的雨伞。”也有的说:“荷叶是小朋友的凉帽。”

再再次讨论交流,蝴蝶、蚂蚁、小朋友分别怎样待在荷叶上的。学生说:小蝴蝶→站,蚂蚁→趴,小兔子→举,小朋友→戴。

最后仿编散文诗。如下:

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小蝴蝶站在荷叶上,煽动者美丽的翅膀。

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运动场。”小蚂蚁趴在荷叶上,迈开大步向前跑去。

小兔子说:“荷叶是我的雨伞。”小兔子举着荷叶,高兴地蹦来跳去。

小朋友说:“荷叶是我的凉帽。”小朋友戴着荷叶,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

仿编后集体表演仿编散文诗。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大大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它载满了小水珠甜美的梦。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它写满了小蜻蜓对幸福港湾的留恋。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它见证了小青蛙歌唱生涯的快乐。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它记录了小鱼儿嬉水的惬意。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真是实现了课标导航,实践生成,能力提升啊!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