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贵有疑”的精髓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8-24 10:36:59 作者: rapoo

“学贵有疑”的精髓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教育的力量》是肖川教授近20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的精选集。收录在这本集子中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社会、人生和教育问题的明睿洞察,对教育理想的热切追求,对人类不灭良知的深沉呼唤对人生当有境界的期望与希冀。在这本书中的《“学贵有疑”的精髓》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着我,震撼着我。此篇文章多次运用古人名言警句阐述“学贵有疑” 的重要性。如:宋代大儒家朱熹的:“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肖川教授并进行了精辟的解释。他说:“学之所以有疑,就是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结论,学习者头脑中可能充塞了许多认知的堆积,而没有获得思考策略与思考习惯的发展;那些结论性的东西不过是皮毛的、呆滞的、惰性十足的,而不能转化为个体的智慧能力。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从生疑到析疑,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加工的过程,脑力激荡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

一边读着肖川教授的精辟解释,一边思考着自己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的学生知识的获得是经过怎样的一个过程呢?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所得还是老师直接呈现呢?那么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呢?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不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能有效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涌向我的脑海,使我不得不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过程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是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成长,培养学生总是要去问一个为什么,这本身就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不唯书,不唯上,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精神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来培养。教师在教学重要设 “障”立“疑”,创设学生有问题可想、有许多障碍必须跨越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现在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对学生说:“谁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举手问。”学生问过之后,老师就会不由自主的说到:“我都讲得清清楚楚,你为什么还不明白?你肯定没有认真听讲……”这样一来,还有谁敢提问?只有学生敢提问,并善于思考,学生才能成长为具有头脑、具有智慧、内心丰富的人。

所以我们只有放开学生,让学生摆脱思维的缰绳,插上思维的翅膀,敢于质疑,才能达到我们理想的教育境界!才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