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哈佛家训》之品性篇(一)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8-24 10:37:42 作者: rapoo

读《哈佛家训》之品性篇(一)

儿子当上学生博腕儿,校信通奖励了100元图书,其中《哈佛家训》是儿子专门为我们选定,并且像大人一样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他还沉浸在赠书的喜悦之中,我已经开始了我的读《哈》历程。

《哈佛家训》封面赫然印刷着: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课本。书中的序言,更加肯定了这本书的价值,书是有价的,但是书中的涵义与道理确是无价之宝。

翻开书的目录,共分了十个部分,各个部分独立,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我还是习惯从第一页开始读,映入眼帘的就是: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

在这一篇章中,作者为我们准备了十四道大餐,每一道大餐都别有风味,都充满哲理。十四道大餐使我们懂得谦让、宽容、诚信、仁慈、尊严、自信、爱、忠诚与信任,尊重、正义、忏悔,学会了拒绝,保持好名声和关注细节。

《一条小面包》讲述了经济大萧条时,富有的面包师给城里最穷的孩子发放面包的事。饥饿的孩子们总是蜂拥而止,抢最大的面包,只有一个小女孩每次都谦让地站在一边,拿走最小的面包,并向面包师表示感谢。有一次,在她拿的面包里有两个银币,她又送了回去,面包师告诉她:“谦让的人,上帝会给予他幸福。这些钱是上帝的奖赏。”

这则故事让我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看来谦让这种美德是世界范围的,正像编者说: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在这个“小皇帝”们盛行的今天,谦让的品质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在讲竞争的现在,谦让更是一种美德。所以在孩子吃东西时,如果他让你尝一尝,请不要拒绝;在孩子请你入座时请不要推辞……每一次支持的背后就是习惯的培养,日久天长谦让会在他心中永驻。这篇小故事同样是睡前故事的一个经典。

《篱笆上的铁钉》恐怕是我看到的一个最善于循循诱导的父亲了。有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跟别人吵架后,就在院子里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钉了一段日子,他慢慢学会了控制,钉的越来越少,他发现控制脾气比钉钉子容易。终于有一天他没有钉,他告诉父亲,父亲又让他不发脾气就拔钉子,终于他又拔完了。父亲告诉他:“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你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这位父亲没有吵孩子,而是让孩子通过劳动学会了控制自己,又通过现状让孩子明白,创伤是无法消失的道理。我断定以后这个孩子应该在发脾气或跟别人吵架前会思考一下了。看看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是不是仅凭批评与吵孩子让他改正某些缺点,而不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引导他找到错误的根源,去控制、去驾驭、去改正呢?

《被拆掉两次的亭子》是墨西哥总统福克斯父亲的一个故事,他告诉我们“诚信”二字的含义。他的父亲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已经太破旧,就安排工人拆掉,孩子对此感兴趣让父亲等他放假回来再拆掉。父亲答应了。可是工人们等孩子走后就拆掉了。孩子放假回来发现旧亭子被拆掉了,说父亲撒谎。父亲及时承认错误,并让工人重新建造一个新亭子,让孩子看着把新亭子拆掉。尽管他们并不富有,还是实现了对孩子的承诺。

两次的亭子的拆掉不只是为了满足孩子,更是守信的表现。这位父亲虽然不富,但是他却拥有诚信,他的诚信也影响着下一代做人的原则。作为家长,对于孩子合理的请求或自己的承诺,答应了,就应该一定照办,否则孩子会把你看成《狼来啦》里的牧羊人,不再信任你。“六一”时候,我曾经许诺孩子去吃肯德基以表示对近段孩子表现好的奖励,由于老公出差回来坚决要去婆婆家打乱了计划,和孩子商量后推迟到下一星期吃。很快下一星期到了,由于其他事情,只有端午节有时间,可是又要去婆婆家,难道又要推迟吗?望着孩子渴望的目光,我思前想后,觉得再次失约,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认为大人不讲信用(肯德基可是孩子们盼望很久的呀),于是与婆婆、老公商量后,带着孩子们去吃,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笑逐颜开,我不失时机的强调,妈妈信守了诺言,以后你们也要信守自己诺言。孩子们爽快地答应了。

这三则小故事,教会了我们谦让、宽容、诚信,它所蕴含的深意是我们每一个作家长的所要思考的问题。有时间多读书,读好书真是有许多借鉴,更多精彩在后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它吧!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