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偷懒的背后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8-25 10:36:49 作者: rapoo

偷懒的背后

6号上午值班,静静地坐下来,看起了《构筑合宜的大脑》。

126页,案例三:《儿童的人格教育》整本书的阅读举例。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可以成为教师理解及矫正问题儿童的教育心理学基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许多儿童之所以懒惰,是为了缓解他们的处境。这样他们就可以总是把目前的无能和无所成就归咎于懒惰。人们很少指责他们的能力不够;相反,孩子的家人通常会说:“如果他不懒惰。他什么都能干!”孩子对这种说法沾沾自喜,因为它对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安慰。

我们的学生也常常偷懒,会不会也是这种原因呢?回想现在班里的学生。各方面能力明显差,远远跟不上的孩子常常偷懒,不完成作业。孩子懒惰,也为自己成绩不好找个理由,“我是因为懒,才学习不好,不是我不聪明!”孩子用懒掩盖自己的不足,用懒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不是很好吗?

李敏,数学常考100分,很喜欢看书,上课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很有见解。他属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可是为什么也经常偷懒不写作业呢?他妈妈常说孩子聪明是很聪明,就是太懒。真的是这样吗?孩子写字速度慢,写作业比赛,他常常落在了最后;孩子画画不好,小报办不好。对于好表现的他,这是他的弱项。写字慢,他感到语文作业是负担;小报,让孩子感到无从下手,难以完成任务。孩子是不是用偷懒,掩盖自己这方面的欠缺?是不是为自己偷懒而沾沾自喜?

我们发现孩子偷懒,常常惩罚他,可是我们的惩罚让学生优秀起来了?恐怕只能让孩子越来越糟糕。

书上还有这么一句:即使是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能使一个懒惰的孩子变得勤快起来。(甘国祥老师说:“症结不是懒惰,而是困难。惩罚可以医治懒惰,但是不能医治认知上的困难。”)

我们看到孩子偷懒时,不要用简单的惩罚来惩戒学生。就像甘老师说的,惩罚不能医治学生认知上的困难。

人都是向上的,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多么希望自己样样优秀,多么希望家长的肯定,多么盼望老师能喜欢他,能经常表扬他。谁不喜欢鲜花和掌声?谁有头发愿意装秃子?可是,孩子一次又一次努力做都做不好,他还有信心吗?孩子努力了,也做不好,得不到肯定,能不偷懒吗?

我们一定要做个留心人,及时查找孩子偷懒的原因,对症下药。如果从根本上解决了孩子的困难,孩子还会偷懒吗?

1.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