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物理老师的“不务正业”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8-28 10:49:43 作者: rapoo

远山如黛,微风拂面,寒意犹存的天地里,站在舞钢市某住宅小区内,仰望高楼林立,俯瞰小桥流水,环顾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

漫步在幽幽的便道上,偶尔会有一股子清新的熟悉的久违的微甜的气息,时淡时浓地钻进鼻孔,一闪即逝、若隐若现、似有若无,虽乍暖还寒,却仍能温润心房。这种感觉犹如初恋——幸福、甜蜜、期待!

正月十一晚上,和同学相约一起拜访三十年前的恩师——潘老师,刚到楼下,就看到赵老师(潘老师的爱人)面带微笑地看着我们,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内心涌动的是满足!

赵铎生,一名普普通通的物理老师,他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什么传奇的故事,三十多年来留给印象最深的不是电磁场、电阻等,而是身为物理老师的他经常“不务正业”,做一些他“不该”做的事儿。

“学医三年,天下无病,治病三年,天下无方!”

“一个人小时候对父母是无限崇拜的,上学后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是什么都会,十七八岁感觉父母太落后了,二十多岁认识到了父母的智慧,三十多岁愈加感受到父母的聪明才智,四五十岁会说,如果我的爸爸还在,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跟他学习,我本来可以向他学到更多知识的!”

这样的话,即便是放在今天也很经典,要知道这是1986年我的物理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的和物理一点也不沾边的话。

今年已70多岁的赵老师,尽管身体略有不适,但精神矍铄,特别是一说起自己的学生,更是兴奋,这一点从他拿出孔府宴酒(珍藏二十多年的老酒)招待我们几个就可以看得出来。

“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这也是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六十年代初在外地当老师,六十年代末到舞钢市当教师,尽管工资微薄,从来无怨无悔,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几十年,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5年,我来到舞钢市农业高中学习,赵老师的爱人潘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尽管都是学习农学的学生,但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一点也不低,对我们的自信心建立和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赵老师的物理课堂授课方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表达形象生动,在加上组装收音机等实验课,使得同学们都喜欢上了本来枯燥的物理课。

“一个人成功是什么概念?就是他死了,人家说:哎呀,这个人走了太可惜了!一个人不成功是什么概念?就是他死了,大家说:这个人早就该走了!”

这是在课外时间,老师遇到几个打打闹闹的学生时候,赵老师“教训”他们的话!

潘老师和赵老师的家就在学校,日出日落,寒来暑往,他们把学校当成了家,早上天不亮起来了,晚上很晚回家,俯身为这所农业高中挥洒青春、热血和汗水,以至于亲戚都说:天天管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了!

但不管工作或生活方面有多大压力,老师都是自己顶,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老师都是自己忍。为了开拓农村孩子的视野,在没有城市环境的情况下,赵老师总是在课余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现身说法,帮助同学们建立“城市意识”。他的一辆旧摩托车,头一天看着还是一堆零件,第二天就骑着上街去,因为他每次都是亲自拆装,同学们都惊叹赵老师高超的动手能力!

扑下身子,扎下根子,干出样子,潘老师和赵老师始终秉承“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的坚定信念,坚持走育人的道路,在辛苦中感受幸福,在曲折中阔步前行,向我们传递着正能量,影响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去年暑假,多年前已经两耳失聪的潘老师,再次被病痛折磨,多亏了赵老师的精心陪护,前后四个多月到平顶山、北京求医问药,使得潘老师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并逐渐康复。得知老师病重,暑假过后第一次去看望老师的时候,我掉泪了,因为老师基本上起不来床,在搀扶下才勉强走路,而且她的儿子告诉我,母亲有一次发烧说胡话的时候给他交代:

“孩子啊,他们都来看我了,你安排他们吃顿饭,不走了,就让宏照和你爸爸住一个屋!”

此言让我当即泪奔!很惭愧自己经常以工作忙碌为借口,看望老师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这一次看望老师,我又掉泪了,老师康复如初,能够忙前忙后给我们煮饭炒菜。同学们怕潘老师累着,不想让她干,我说:让老师忙吧,三十年前我们吃过潘老师做的一大锅面条,三十年后还能够再一次吃到老师亲自给我们做的饭,这样的“待遇”对老师对学生而言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十一点半,纵然有再多的不舍,考虑老师年事已高,也必须告辞了。

走出老师家门,回望老师身影,老师质朴的言语仍在耳边回响:

老师恨不得把家里好吃的都拿出来让我们吞下

(我左边依次是潘老师、赵老师和专程从郑州赶回的同学吴富民)

“去年,我1962年教过的小学生从外地赶来看我了,五六个啊!当年的小孩儿现在是白发苍苍了,有的我还能认得哪!都很高兴,就是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掉泪了!”

这样的感动会延续久远!

“看到你们一个个事业有成,老师心里踏实,过得幸福!”

物理老师的话仍然和物理无关,但风景这边独好!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还很年轻,很多时候,我们不服老,却在某个时候发现,其实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1989年考上大学后,家里一贫如洗,无奈找到潘老师赵老师借钱,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借钱,生怕老师拒绝,当老师知道我的来意后,二话没说就给了我150块钱(那是老师三个月的工资,当时舞钢市到漯河1元钱,漯河到新乡2.7元)。

母亲曾经对我说,外出吃饭时一定要点豆腐这道菜,蕴涵着“点化”的意思。“生”很容易,“活”很容易,“生活”不容易,我们要生存、生活,就要拼搏,就会有很多的无奈,很多的纠结,经过的太快就会领悟的太晚,不知不觉做了岁月和命运的奴隶,

所以我们要珍惜、感恩生活中所有“点化”过我们的人!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