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交流感悟
8月25、26日,学校组织假期外出学习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交流活动。交流的老师们带着满腔的热情、丰富的内容、新鲜的理念,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一起做了分享,我作为即是交流者又是听众,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几位老师交流的内容各有特色。
苏娟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教学艺术和微课开发设计”,让我们领略了赵精兵老师表演式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堂很受同学的喜爱,语言幽默、形式欢快,他的课堂可以眉飞色舞、欢唱狂跳,让我们明白原来课也可以这样上。苏娟老师还教给大家利用手机支架、白纸和笔,简单易学,在家里也可以制作微课了。
孟宪静老师和大家交流了“用心沟通、幸福你我”,分享了心理专家李梅老师的沟通艺术,宪静老师用她温柔的语言给大家娓娓道来,让我重温了李梅老师那鲜活的案例、精辟的语言、生动的游戏,让大家明白了艺术的沟通是如此重要。
刘君宏老师和大家交流了“数学与数学文化”,让大家感受到枯燥的数字竟然也是如此有趣,让我体会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让我明白数学教学的意义并不只是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而从数学的观念、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方法、眼光、态度、精神、判断、鉴赏及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开展适当的数学文化教育,就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吉晓明老师为大家解读了“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问题”。晓明老师通过身边真实的案例,结合自己的感悟,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给大家分析了学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更让我明白: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秦淑丽老师的交流给了我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的动力。
一是奉献,天天向上,做好五件事,包括上好每节课、关心到每个孩子、带好自己班、融入到同伴中、每学期为学校做一件有价值的事;
二是好好学习,选择五条路,包括读几本教育名著、观摩几节名师课堂、带领几个徒弟、开展几次有创意的教育或教学活动设计、拜一两个名师;
三是牢记一个关于专业成长的黄金学习则“1-2-7”,培训与自学只占10%、专业人际交往学习占20%、在工作岗位上接受挑战性工作过程中学习,是促进成功的关键,应该投入70%精力。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交流,不仅使我的教学艺术、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得以提升,还使我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幼稚,跟这些大师们相比差距太大了。所以,使我更加意识到,我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首先,这学期改变一个做事不拖拉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然后多读书,每天至少读书一小时。我相信,付出就有收获、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