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数学也可以这样教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9-01 10:40:45 作者: rapoo

从本周开始我们学校开展了听课活动,只要没有课就可以随意走进另外一个课堂,聆听一个新鲜的课题,获得一份教学中的感悟。

从毕业开始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对于数学教学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曾经认为数字是枯燥无味的,了无生趣的。自从看了王金战老师的《学习哪有那么难》一书后,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数学之美,美在它的对称和谐,美在它的跌宕起伏,美在它的波澜壮阔,美在它的茅塞顿开,美在它的一题多解,美在它的多题一解,甚至美在它的小题大做。数学是一种换脑子的学科。当你的思维比较迟钝的时候,通过数学的刺激能够变得灵敏;当你的思维不严谨的时候,通过数学的刺激能够变得严谨;当你的思维不敏锐的时候,通过数学的刺激能够变得敏锐。所以我开始喜欢数学,也想多听听数学课。

于是我今天走进了一年级的教室,看到孩子们天真的仰着的笑脸,听着他们稚嫩的回答,真可爱!今天老师讲授的内容是:9加几的运算

一,课前活动

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做手指运动,一边做一边说。(课前气氛很活跃,孩子们兴致勃勃,个个仰着兴奋的笑脸,跟老师一起认真地做着。)

二,课前复习旧知,出示小卡片,以“开火车”的游戏让大家说数字得数。(课堂程序井然有序,学生也很顺畅的开着火车)

三,讲授新知

出示图画

(1)师问:大家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有几个?谁能列出算式来

9+5=14(板书)

(2)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凑成10,拿出小棒摆一摆。

(老师出示的问题太过突然,没有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难以接受,这时候的教学有点隔凳子跳。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老师问的问题也不明确,说法不完整。启发学生不到位,让学生无所适从。摆小棒为啥?没有交代清楚。)

(3)黑板上出示了9个图片,5个图片

老师直接写出算式 9+5=14 ,然后把9分成4+5,然后写出得数14.

(换种方法,可以让一个孩子上台摆摆看,让大家说算式,说过程,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明白一些。本节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凑10法,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让孩子们掌握方法。摆一摆,做一做,说一说,练一练,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我想是很容易学会的。)

三,打开课本,做一做。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可以怎么做?

2,做练习,检查是否掌握了方法。

观察图画,说算式,写算式

四,老师出示算式 9+8=17

五,出示小黑板,关于9+?=?的运算(课堂开头的组织教学很到位,课堂气氛也很浓厚,只是在讲解的过程中没有把凑10法交给学生,没有点出关键的方法,所以个别学生学会了,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技巧和方法。)

我想可不可以这样教呢?

课前活动和复习旧知都可以按照先进行口算练习,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在讲授新知识时能不能借用语文中的儿歌形式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呢?

第一,讲授新课。

(1) 老师先让学生听儿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2、4、6、7、8、9。请孩子们说出刚才的儿歌中出现的数字都有哪些,板书出来。再问哪个数字最大?哪个数字最小呢?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写出数字9和2。

(2)请一个学生用小圆片摆出来9和2。其他同学用自己的小棒摆出9和2。根据学生摆出列出算式9+2=

(3)提问一个孩子说出得数:9+2=11 让这个孩子说出自己是如何算出的得数,老师作补充,利用凑10法,把2分成1和1,就可以很快的得出11的数字。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把黑板上的小圆片挪动位置,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自己的小棒,凑10法的简单运用。

(4)老师这时可以把2换成3、4、6、7、8依次和9相加,利用凑10,就是把比9小的数字分成1和几相加,让孩子们找到规律,很快的孩子们就可以学会。

第二,结合实际生活说出更多关于9的算式。

老师可以先给大家说出一个关于9的算式:下课了,我们一起做游戏,9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共有多少同学在做游戏?

老师可以启发孩子们,教室里有9个小朋友在扫地,还有2个小朋友在倒垃圾,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劳动?

那么广场上,田野里,树林里,花园里,天空中.......

让孩子们动口说出有关9的数字和运算。并且列出算式。

第三,打开课本做练习。

第四,出示小黑板,练习关于9的运算。

我没有教过数学,我想数学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明白一个数学原理,只要把例题讲透彻,并且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果能够把一些儿歌呀、有趣的故事融入数学教学,更加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学生会很喜欢数学的。

数学教学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一步步的进行,不可以隔凳子跳。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