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写心情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9-01 10:41:26 作者: rapoo

读写心情

林语堂说:“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个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实践全都浪费了。”

所以在我们班,注重的是一种自由而和谐的读写心情。

比如读书吧,有的同学喜欢看漫画,有的喜欢读言情,有的喜欢读武侠,可能这些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的眼中都是禁书,但我只是通过观察了解他们的喜好,但是我绝不会说你不许读什么,而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穿插进有关的内容,公正的分析讨论这些小说的利弊,让同学们逐渐接受我的观点,从而提升阅读品味。有个同学喜欢看武侠,上课的时如果涉及到这些武侠小说,我就给大家讲金庸古龙。比如讲元曲《山坡羊》我就借用了《射雕英雄传》中渔樵耕读和黄蓉互相应和的五首《山坡羊》(都是张养浩的),先引导他读武侠小说中的优秀作品,然后再培养他读文字的敏感度。现在已经初三了,可是在这么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他的桌上始终放着一本《诗经》,有时候小测验结束了,他就会把卷纸放在一边,打开《诗经》看两眼。我不敢说他就不看武侠了,但我敢肯定他喜欢上了《诗经》。

写作也是这样的,我就是想办法让同学们想写。平常我特别注意改同学们的随笔,喜欢大量的写评语。我们的随笔变成了我们彼此交心的鸿雁,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想要让我赶快改完。在我们建立了博客圈以后,这种交流的范围更大了,同学们之间就同一话题展开激烈的争论。

初一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小圆脸的心事》,写了许霖川同学的一件趣事,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同学们开始疯狂的写《我的顶头上司》、《小组那些事系列》、《座位之争》、《老师的表情》等等一直到今年暑假同学们还写了《关于李新昊同学二三事》系等等,有文言,有白话,语言生动幽默,惟妙惟肖,看起来让人忍俊不禁。说实话,看这些文章不仅是一种享受,而且给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前两天,我刚刚写了一篇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教后感,一个同学马上就针对我的观点,做了五百余字的论述,和我辩驳:

“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失败的就意味着是错误的。梁启超更是戊戌变法的叛徒,相对于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他就是个临阵脱逃的懦夫”历史老师曾说“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乃是因为没有实权才导致了失败,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变法者握有实权所以成功”因为条件不同,结果自然不同了。我觉得吧,梁启超的行为是对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可轻易放弃生命。再者,一次失败不意味着永久失败,所以更应该保存实力,临阵脱逃不是因为懦弱,慷慨就义或许才是因为懦弱,虽然他们就义时说下了一番豪言,但他们的就义唤醒更多人的觉醒了么?谭嗣同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所以他们英勇就义了,但变法成功了么?国昌盛了么?梁启超是逃了,但他发了很多文章,有了更多的作为,一篇篇文章启迪着人们的思想,而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呢?无非是流了血,但现实是该怎么着还得怎么着。所以,梁启超的临阵脱逃不可以说是懦弱,而更能说明梁启超有主见,或许,如果只有流血才能使变法成功,国家昌盛的话,他应该也会就义。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毕竟不是梁启超!所以谁也不能一口断定他这样做是否正确。”

我们班连续六次获得校信通“书香班级”奖,我想都应当是这种读写心情的作用,因为,书不是我让他们读的,文章也不是我让他们写的,我只是给了他们一种心情,由“敬”到“爱”而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是吗!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