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鼓励的作用从三个孩子谈起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9-05 10:53:35 作者: rapoo







这是我上学年教六年级时,班中三个男孩子的事情。



其中两个孩子一胖一瘦,都是班中的高个儿,胖的性格偏内向,瘦的正常,成绩都是倒数,字都写得很差。通过和家长沟通了解到,胖孩子陈从小父母离异后随母亲到了另一个家庭生活,瘦孩子张家庭正常。共同的是,从一年级开始,他们学习习惯和成绩就一直很不好。另一个孩子韩则不胖不瘦,不高不低,性格正常,家庭正常,成绩和写字都比那两个稍好些。这三个孩子的共同点是:掌握最基础的字词非常困难。



一段上课后,感觉这三个孩子智力还行,也听话,我自然要对他们多加关注:上课时经常提问;听写生字时经常叫他仨到黑板上写;课外经常单独辅导……最重要的是,从接到新班开始,在至少是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内,在学习方面,我对他仨一直是表扬鼓励的态度,从未批评过。



半个月以后,这三个孩子开始有了分化。胖陈和中韩的字开始有了进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表现。特别是中韩,因为写的第一首儿童诗受到表扬并被选中在校园展示,他表现出了对读课外书和写作文的高涨兴趣。瘦张则一切依旧。



上学期期中考试时,中韩的语文成绩有了极大进步,胖陈虽然在班级中看没什么进步,但与他本人做纵向对比,则也有了进步。瘦张则原地踏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学习习惯没有一点好转的瘦张,我开始在学习方面批评他,甚至惩罚他的懒惰。对另两个孩子,我则仍是只表扬鼓励。接近上学期期末考试时,胖陈的学习习惯明显好转并基本稳定:和刚升班时相比,字写得简直不像是一个人写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超过了班中多数同学。瘦张依然如故;中韩则经常表现出反复,学习一阵子有积极主动性,一阵子又没有了。



三个孩子的情况和我对他们的态度,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小学毕业。最后的毕业考试成绩不出所料;纵向上比,胖陈有了极大进步,中韩稍有进步,瘦张仍原地踏步。



回想这一切,在找相同的鼓励为什么作用迥异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胖陈和中韩的父母都对我极有好感,尤其是胖陈的父母,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他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并经常拿这话教育孩子说,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你再不好好学习太对不起老师了。——也就是说,家校一致的联合,才让鼓励产生了作用。但再往深处想想,又一个问题就来了:同是家校一致的联合教育,鼓励的效果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会有差别呢?



实际上,这就是客观与科学事实:鼓励能否有效,效果能有多大,在很在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家庭环境的不同。



教育领域久盛不衰,许多一线老师在公开场合也经常言不由衷地重复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我认为该一分为二地看待——绝大多数时候,绝对的话语是靠不住的。



2012年11月3日晚完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