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为师
叶子是我的小女,尚不满两岁,已经会跑会说会任性了,在别人看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丑妞”,而
回想婚后还没有孩子的那一段时期,所居环境使我耳濡目染了邻里主妇初为人母的骄傲和自豪——不失时机、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孩子的种种趣事,那时我面带微笑、洗耳恭听,心里却告诫自己:以后有了孩子,怎么也不能把自己孩子挂在嘴边,别人听的兴趣怎及你讲的兴趣呢?及至自己有了孩子,才发现当初的告诫是怎样的苍白无力——自打孩子出生,断脐、起名、出牙、学走、离乳……哪一个过程、哪一个细节,说起来不是如数家珍?
尤其是现在,女儿已能运用语言和我交流,每每看她用辞不达意的稚语在我面前咬文嚼字时,我便不禁要揽她入怀——我感动于这种交流的美妙!曾几何时,女儿已用她的娇憨可人给我的心扎起了篱笆,在我走过如许长为她的健康和快乐而苦心经营的日子后,回首再觅,自己哪还有以前的影子?想当初,三嫂曾为我将为人母而忧心忡忡:“一家人都宠着她,长这么大没操过心,有了孩子她可咋办……”当叶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新年即将来临时,夫君出差去了南方,我带叶子回家小住,叶子恰好半岁,丰盈漂亮、活泼乖巧,大大讨得了一家人的喜爱。早晨起来,我把她放在童车里,边给她唱儿歌便洗尿布,晚上,哥嫂和小侄围在床边,饶有兴趣地看我照着《育儿百科》的指点为叶子做婴儿体操,然后哼着催眠曲哄她进入甜甜梦乡。嫂嫂为我长舒一口气:“没想到这丫头当了妈,竟变得这么能干!”
夫君归来,我不无得意地在他面前炫耀嫂嫂的褒奖,并给他大谈“女子本弱,为母则强”的感慨,夫君总结说,我这是“养女为师,受益匪浅”。
“养女为师”,尽管这说法在逻辑上不太严谨,但于我,真是很贴切。有了女儿,我学会了忍耐和迁就,学会了豁达和宽容,甚至学会了自强和自信,但随着女儿的慢慢长大,不得不与我淡化主观和客观上的亲密时,我却做不到理智和坚强——叶子离乳时,已经一岁五个月,在最初的几天,女儿哭,我也哭,在知道哭也无济于事的时候,叶子不哭了,而我却收不尽眼泪,心想:断了奶,再也看不到她想吃奶时的可爱神态了——先笑眯眯地扑在怀里,隔着衣服,佯装“嗷”一口,嘴里还说着:“嗷,mimi”,几次试探后看你没反应,便收起笑容开始哼哼,等着你问:“干什么呀?是不是想吃mimi?”她马上回答:“哦!”那副可爱的样子让你不忍拒绝她……
而现在,女儿不时流露出来的小家子气十足的样子让我颇感不安,没想到自身弱点对女儿的辐射影响竟会这么久远!我不禁开始认真反省,是不是自己应该活得鲜亮些,从而照亮孩子的周围?如果母亲的笑脸才是孩子晴朗的天空,我真是该为了女儿学会更多更多!
此上拙文写于1999年6月,文字和当时的叶子一样“稚嫩”.
元月2日,我们回家把爷爷接来过冬,6日,夫君北上沈阳,归期定在明日。
几天来,我真是有些身心疲惫,“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觉很奇特——感觉自己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容不得一丝闪失!
爷爷年老耳背,与之交流困难,而且“老还小”的年龄特征明显,吃饭、穿衣、外出、作息,诸多生活琐事要与之“颇费口舌”,偏偏爷爷特别不爱戴助听器,我只能将“柔声细语”改调为“粗声大气”,自己有时倒不觉着什么,但叶子却不时提醒我:“妈妈,注意你的态度!怎么能那么大声音跟爷爷说话呢?子曰“孝,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呵呵,现在怕听叶子给我讲“论语心得”啊!
今日特意忙里偷闲来重温“养女为师”,感慨!时隔九年,此文读来倒越发有了现实意义!
以后时时需自省、自律,不能让女儿这个老师做得太辛苦、对妈妈太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