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记忆里徜徉
闲来无事,整理旧物。打开那个尘封已久的箱子,徜徉在青春年少的那些记忆里……
曾被我珍藏多年的摘抄本,内心独白的青春日记,同窗好友的来往信件,以及毕业时同学们的临别赠言。倏忽间,又引领我回到了生命中那段橄榄绿的警营岁月。
那是15岁。是背着行囊载着梦想,只身在外求学的日子,是超负荷的军体训练下依然嗜书如命,书香四溢的日子,是在不断的磨砺中,心智渐之走向成熟的日子。
那时的我们,还没有电脑,不能信手复制自己喜爱的文字,全靠一字一句地抄来。各种封面的摘抄本,字体依然苍劲有力,圆珠笔的油有些洇开,个别字迹稍显模糊。
那些在当年视若珍宝,至今仍能引起强烈共鸣的文字,早已被岁月刻录在年少的生命里。宛若心灵鸡汤的手抄《罗兰小语》,依然馨香;撷取于《读者》和《青年文摘》的经典语句,依然温暖。它默默地陪伴着我走过风雨,越过坎坷,沐浴阳光,经历辉煌。这是青春的印记,是作者的馈赠,是书香的恒远,是人生的百宝箱。
成长的历程,内心的蜕变,思乡的情结,训练的艰辛,以及些许思想的碎片,都被尚且稚嫩的文字,书写在那一本本略显泛黄的日记本里。残酷军训下的挣扎与呐喊,夜半紧急集合的慌乱与紧张,摸爬滚打中的历练与痛楚,百般磨炼时的坚持与成长,以及书香相随的惬意与充实,都被一一捕捉,化作了诗歌,化作了散文,化作了随笔,化作了青春年少的烂漫情结。
还有厚厚几沓鸿雁不辞辛苦传送的好友信件,清晰可见的邮戳依然记录着它的投递时间。同性或者异性的好友,天各一方,用心抒写着自己的快乐和彷徨,感动和忧伤,连同问候及祝愿,折叠成美丽的纸鸢,从一个城市邮寄到另一个城市。传达室的张师傅总笑呵呵地说,整个大队数我的信件最多,我微笑着暗喜。为一路上有好友簇拥结伴,嘘寒问暖。
毕业时的临别赠言,写满了不舍,写满了祝愿。我们相约毕业十年后带着爱人,带着孩子再相见,到时候不许缺席,不许看了两眼才认出对方,要在一起疯玩,一起大笑。翻阅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段段纯真无暇的肺腑之言,恍若有晶莹的液体在眼角悄然滑落……多年以后,我依然还能记得,全队两百多位同学的名字和模样,以及他们所属的区队和班级,一切清晰如昨。
而此刻,一枚带有香味的书签,从泛黄的笔记本里飘落,俯身捡起,轻闻其味,味若当年。
原来,人生中那些过往,那些怀想,那些低语,那些书香,从不曾走远,它烙在我们的记忆里,融在我们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