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队建设,我还在路上
——魅力班队交流发言稿
从教十一年,除了生儿育儿的两年时间,其余的九年一直都在做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十分繁杂,头绪很多,但是,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也最容易交心,所以,我觉得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升高,班主任的幸福感也就增强。
虽然我们班连续两届被评为“魅力班队”,但是要我说说班队建设的一些成功经验,我真很惭愧,因为班队建设,我还在路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模式或高深的理论,只是自己摸索着前行。我就自己的一些很不成熟的做法说一说,或许这些方法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觉对于我们的班级是最适合的。
爱是“出发点”
著名教育家夏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我在这里不是谈高尚,的确是这样,只有爱他们,才会用心地领着他们做你想做的,他们乐意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只有从“爱”出发,我们才会踏上魅力的“教育之旅”,只有用爱做“引子”,教育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才会药到病除。高尔基也曾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想这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行动。
故事是“魔法石”
班主任应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和谐、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以陶冶学生的心灵。爱听故事似乎是孩子们的天性,于是从入学开始,我就有意地给他们营造一个 “故事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像是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又像是一块“魔法石”一样指挥者他们的行动。
每次当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除了夸奖之外,我采用的最多的就是讲故事,这也是孩子们最愿意得到的奖励。有时我会用讲故事作为诱饵,激励他们表现好一点,如果谁表现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听老师讲故事,这也是孩子们最不愿接受的一种惩罚。给他们读书,有时我会采用“诱读”的方式,就是从一本书中挑选最为精彩的片段读给他们听,下课了可是还没有读完,他们意犹未尽,于是,课下他们就会找我借书看,我们就一起看书,聊书中的内容,无形中我们的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
游戏是“黏合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下课的时候我就会加入到他们游戏的队伍中去,我们一起踢毽子、投沙包、跳绳、扳手腕、编花篮……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你会忘记了年龄,慢慢地被他们的童心同化,而学生会以和老师做游戏为荣,所以走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正是游戏这个“黏合剂”让我和学生亲密无间。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说: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手段。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孩子们喜欢老师,就不愁不听老师的话。
家校沟通是“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由此可见,家长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上,我们一定要做好家校沟通,及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博客,让我和家长“零距离”
小小纸条成了我和家长了解孩子的“桥梁”
在《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一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二天稚嫩的心灵,以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以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我只希望自己能用爱心培养孩子们温和的性情;用读书的声音唤醒孩子们的阅读热情,靠有趣的游戏加深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成为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主任工作是一门颇具魅力的艺术,更是一条充满坎坷与挫折的大路,在这条路上,有我的搭档和组员的帮助,有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为我引路,相信我会将我们的魅力班队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