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顶嘴”的权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听话”是我们对孩子讲的频率最高的字眼。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队的话……我们总在不自觉间视孩子“听话”为骄傲,甚至给听话的孩子冠以“好孩子”的荣耀。随着对家庭教育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感到孩子一味地“听话”并非理想的教育,在适当的时候应给孩子“顶嘴”的权利,因为顶嘴也是孩子的一种独立的表现和压力的释放。
孩子的童年正是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我们家长可以让孩子按自己的指示去做。青春期的孩子拥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见解,很多时候他们用独立预示着自己的成长,此时若再强迫孩子听话,结果将有两种:一种是孩子习惯了尊重家长的意见,从心里顺从,甘愿做个乖乖孩,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会丧失自己的主见,变得人云亦云,遇到突发事件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很难开辟自己的新天地,一辈子唯唯诺诺、窝窝囊囊,很难树立起自信。另一种是孩子在家长的威慑下表面上表现出顺从,背地里却我行我素。还有的看似不敢顶嘴、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时间长了,这种心理的埋怨积蓄的太多、太久,时机一旦成熟就会爆发,那时的反抗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推动力,让孩子远离你,甚至仇视你。
家庭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寻找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很多时候要给孩子“顶嘴”的权利。思想独立、逆反、要求受到尊重是青春期孩子的特征。寒假期间,我们母子也发生或多次的不愉快。让我感到最为委屈的一次是,儿子的零食吃光了,老公让儿子自己去买,两天过后,我看没有动静,便擅自买回了儿子爱吃的“徐福记”点心和萨琪玛,本以为儿子会高兴地道谢,谁知迎来了儿子“你怎么又擅自做主了?说过多少次了,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就不能给我一点自由选择的权利吗?”当时的我犹如闷头一棒,强压怒火解释着“我也是选你最喜爱的种类买的。”“那也不行!你既然那么愿意买,自己吃好了!”说着头也不回地扎进自己的卧室。我气的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半天没缓过劲。后来老公的一句“你剥夺了孩子锻炼自理能力的权利,他认为你的越俎代庖是对他的不信任,是不尊重他的表现。”事后,当儿子用“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了?真的不知道,就当是青春期逆反吧,请老妈原谅。”表示道歉时,我也从儿子的顶嘴中感受到成长与逆反中的孩子渴望尊重的迫切心理。
爱因斯坦正是敢于对科学巨匠牛顿的经典物理理论产生质疑,才有了让后人叹为观止的“相对论”的产生。一些时候,孩子敢于说“不”不但说明了他有了与家长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也说明了家长的意见并非无懈可击。我们不能只盯着孩子“顶嘴”的这种行为,更好善于透过问题看本质,肯定孩子质疑的精神,说不定这种质疑就是孩子创造力的萌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善待孩子的“顶嘴”,给孩子充分的“顶嘴”的权利,最起码孩子“顶嘴”要比阴奉阳违强得多。很多时候,孩子“顶嘴”是一种表达心声的方式,这暗示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孕育着孩子想象力的形成。笔者在此提醒家长,千万别因你的威慑力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如陶行知所言“你的棍棒之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给孩子“顶嘴”的权利。(被2012.3.8初一教育彩信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