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聪明到大智慧
日月如梭,转瞬即逝,连续九年做班主任了。九年了,有失败,有成功,但是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鼓舞着我每天信心百倍地管理着班级。九年了,一年一个,一共得了九个模范班主任证,其中获得濮阳市模范班主任一个,范县模范班主任4个,校级模范班主任4个。下面是我的感悟和体会,细细想来,我的体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我把这三个阶段称之为“从不聪明到大智慧”。
第一个阶段,有激情,但是不聪明。
这一阶段,事无巨细必躬亲,关心过度,大道理,天天讲,时时讲,有时甚至捕风捉影,而且还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忙得不亦乐乎。这一个阶段,出得是蛮力,一年下来,还真旗开得胜,得到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赞同,领导的信任。
第二个阶段,有点小聪明,但是缺少大智慧。
这一个阶段,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可塑之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有上进心,包容所有的学生的错误,赏识所有的学生。即使批评学生,也会“退三进一”,表扬三个优点指出一个缺点,发现其闪光点,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假如教师的爱建立在信任,包容,赏识,原谅的基础之上,体现平等和尊重,教育的效果就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三个阶段,迈向大智慧
第一向大师学习,利用一切机会向大师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因为他们洞晓教育规律,洞悉教育现象,深谙教育技巧,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像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一个学生从身边走出去的时候,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霍懋征:“是什么让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冰雪融化;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他们的教育真谛,他们的人格高尚,他们的眼界开阔,他们的思维活跃,他们的知识渊博,他们的言传身教是深远的。
第二向书本学习,每一本书都是历史的沉淀,对智慧的沉淀,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每天不间断地读书,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才能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境界:“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第三坚持写博客,在去年参加完学校举行的德育大赛以后,发现自己还能写东西,于是将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付诸笔端,真正体会到做班主任的快乐。不到一年的时间,写了100多篇博文,其中在报刊上发表了十几篇。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教育思想逐渐走向清澈澄明,教育行为会不断走向科学艺术,教育效果温暖喜人,教育信念越发执著。
心向往之,努力之,反思之,成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