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语文常谈之一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9-13 10:41:13 作者: rapoo

语文常谈

马祥勇

一、何为语文

1.语文学科名称的百年流变。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不过百年历史。

1902年8月15日(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七月十二日),清政府官学大臣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校系统文件壬寅学制的诞生。《钦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小学堂中语文教育类的课程包括“习字”、“读经”、“作文”、“读古文辞”、“词章”等。但壬寅学制因种种原因并未施行。

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光绪奏准颁布张之洞、张百熙、荣庆重新厘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癸卯学制”,也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际推行的学制。在其《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设置的语文类科目包括“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小学堂读古诗歌法”;《高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的语文类科目包括“读经讲经”、“中国文学”、“中小学堂读古诗歌法”;《中学堂章程》中则设有“读经讲经”、“中国文学”。 “癸卯学制”的施行,是语文独立设科的真正起点。

蔡元培、梁启超等认为“中国文字”、 “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字和文学两个方面,建议将其合并、扩充,称为“国文”。1904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在广州创办了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该馆的教科书《教授法》中,专设有《国语科概论》、《国语科教授法》两个专章,首次提出了以“国语”为新的学科名。

1912年1月19日,中华民国教育部颁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在《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中提出了设立中小学设立“国文”课。这是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第一个正式统一的名称

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校系统教育改革方案,即“壬戌学制”,明确改小学“国文”为“国语”,主要教白话文,中学语文课仍叫“国文”,教文言文。这一称呼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时。

1949年4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平成立了以叶圣陶为主任委员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在讨论到“国语”、“国文”科教材时,根据叶圣陶的提议,决定取消“国语”、“国文”两个名称,统一称为“语文”。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出版了《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课本,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套冠以“语文”之名的课本。

2.语文的含义。

语文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如语言文字学(包括训诂学、音韵学、和文字学,相当于古代的“小学”)、语言文学(包括汉语语言学和中国文学)、大语文概念,即汉民族语言文学、文章、文化。文化一词,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明,如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精神积淀等。细而化之,有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丧葬文化、嫁娶文化、青楼文化等等举不胜举,不一而足。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大学的中文系的名字也很不一致,如汉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化研究所等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这样定位语文学科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语文何为

在讲语文的作用之前,我想先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有没有想过教育到底是什么?迄今为止,我想可能还没有谁比爱因斯坦说得更为透彻,他说:“当你把学校交给你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教育。”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不只是学习知识,也不只是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丰富我们的心灵,完善我们的人格。只有这些东西,才是滋养我们一生的东西。因此,我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当然也注重结果,但更注重过程,那就是我们除了能考试得高分之外,我更看重我们学得是不是轻松,是不是快乐,是不是丰富了心灵,完善了人格,涵养了生命。

下面具体谈谈语文的作用。

1. 语文具有实用功能。

语文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大家说我们到今天为止共学习语文多少年了?(学生们回答9年)确切吗?我们生活在一个汉语环境里,从你呱呱坠地开始,你就开始听母亲的摇篮曲,当你并不清晰的叫出第一声“妈妈”,“语文”已足以使你的妈妈幸福得泪奔不止,当你第一次踏进学校的大门,开始老师与同学打交道,是语文交给你人际交往的技巧。当你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一声“对不起”就化解了一场纷争(想想你如果说“活该”会有怎样的结果),还是语文在帮你的忙,“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你大学毕业,要到人才交流市场去找工作推销自我,你要参加各种各样的面试和答辩,你要懂得说话得体,举止适宜,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靠什么?语文!当你参加竞选,要演讲、辩论,要以“三寸不烂之舌敌敌人百万之师”,靠什么,语文!当你长大了要谈对象,怎么样让女孩子喜欢你,你得“谈”,你得表现自己。我大学时日照分部的一个朋友和女朋友在海边散步,女说:“看月亮多圆啊。”男说:“像烧饼”。女说:“看海水多蓝啊。”男说:“像菠菜汤。”后来,他们两个分手了,可能就是这一个烧饼和一碗菠菜汤葬送了这个男孩美好的爱情。男同胞们努力啊,不学好语文,就可能要打光棍。

正确的表达可以助你成功,把事情处理得非常圆满。不恰当的表达可能让你处处受挫。一个人请四个朋友吃饭,左等右等只来三个人,主人非常着急,说道:“该来的还不来,真是急人。”已经到来的三个朋友之一想,这话什么意思,该来的不来,是不是不该来的来了?那我是不该来的人了,于是他走掉了。主人看到走了一个朋友,十分后悔刚才说错了话,便想办法弥补,于是他说:“看看,不该走的又走了。”剩下的两个朋友之一想,这话什么意思,他不该走,我该走了,于是也走掉了。主人面对仅剩的一个朋友说:“唉,我又不是说他呢。”最后这个朋友起得大吼:“那你是说我的了。”于是也甩袖而去。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面临高考,高考模式60多年来几经变化,但语文从来没有被排除在考试科目之外。不学好语文,可能你三年乃至十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高考失败,可能你整个人生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考场一分之差,人生道路不同。”所以,为大家的前途命运计,你不能不学好语文。

2. 语文具有发展功能。

科学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思维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大家想一想,大作家、诗人、学者为什么那么聪明,因为他们读的书多,语文素养高,思维能力强。有些同学说,那是文科生,我要学理科。但是理科要想学得精通,七根本作用的仍然是语文。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知不知道钱三强?他是我国政府颁发的23名“两弹元勋”的第一名。他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的时候是学文科的,国文和历史都考了满分。后来认识到国家备受外国欺凌是因为科技实力不强,于是抱着科技救国的理想,改学物理,最终成为我国核物理专业的领军人物。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国际知名科学家(可顺带讲讲八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可是他们都是美国籍,这是一种光荣,还是一种耻辱?),出版有杨振宁诗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把语文列为自主招生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并且说:“其他科目可以不考,但语文一定要考。”如果你连母语都学不好,那更何谈你是中国人呢?“如果说数学是科学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那么我觉得文学就应是王冠的底座。文学史数学的基础”。世界级的大教育家没有一个不注重语文和阅读。请大家记住一句话:阅读力就是学习力,学习力就是思维力,思维力就是发展力。你不管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成就任何事业,要想做得风生水起,轰轰烈烈,必须要重视语文的学习。

3. 语文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人格和文化品位。

大学是有位文学教授给我们上课,他说文学有什么用?回答是什么用也没有,它什么也生产不出来,一分钱也赚不了。但是,它可以造就人。“文学从人群中提炼出人来。”鲁迅提出文学的作用就是“立人”,朱熹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和文化品位,让你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一个有教养有道德的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只要看一看它的国民素质就够了。世界上有一个最懂得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民族是犹太人(马克思、海涅、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等都是犹太人),他们2000多年在世界上漂泊流离,没有自己的国土,希特勒的大屠杀也没有使这个民族没有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种阅读的姿态,所以,犹太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文明史的进程。语言文化的发展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地位。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大家想一想,英语为什么能成为全世界人的语言?这是因为经济霸权带来语言霸权。同学们英语难不难学?想不想学?怎么办,提高自己的素质,最终带动整个民族实力的提升,发展我们的国家,让汉语言流行天下。谁掌握了语言,谁就掌握了世界!

4. 语文可以给你带来生活情趣,让你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语文充满着趣味,浸润其中,其乐无穷。语文让你感觉到,学习本来应该是快乐和幸福的。下面聊举几例用以说明。

例一.汉字有很多意义联想的组成部分,不仅有趣,也便于记忆。安,屋顶之下,一个“女”。表现女性柔弱,不宜在外,“宜室宜家”,才是安全的。家,屋顶之下,豕表示猪,代表牲畜,说明农业社会里一个家庭必须有一定的家畜。女和母在古代的甲骨文中这两个字基本形状是一样的:母字比女字多了两个点。表示乳房,象征着同是女性,不同在于生养和哺育孩子。愁字表示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秋天里人们为过冬而发愁。

例二:汉字的对白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俩厅。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例三: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败一仗,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战,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皇帝知道了,就下了一道斥责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的战况据实奏报。曾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并在奏章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奏章写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那幕友看了奏章后说:“中堂大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是要加罪的。”曾国藩就向这位幕友请教该怎样写。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屡战屡败”这个句子改了一下。曾国藩一看,不禁暗暗叫绝。

这一改果然奏效。奏章送上去以后,皇帝觉得曾国藩虽然战败,但忠心可嘉,非但没有拿他问罪,反而赞扬了他。。

你知道是怎样改写的吗?

答案: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

屡战屡败,消极之至,多次打仗,从无胜利。屡败屡战,积极之至,多次打仗,虽无胜利,继续战斗。勇气可嘉,惨烈之至,惊天动地。

例四.秦观的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把这首诗写成一个圆圈,就是一首七言绝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例五:可以清心也。(这句话可以从任何一个字开始顺序读五个字,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