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说明文。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与《猫》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的写法的不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上课伊始,我采用图片展示,图中活泼可爱的松鼠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教学中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了四个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请用几个词语概括松鼠的特点”、“从文中那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欢松鼠”、“说说《松鼠》在写法上与《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了文章是从外形、生活习性这两方面给我们介绍松鼠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阅读知道松鼠是一种乖巧、驯良、漂亮的小动物。最后体会出本文与《猫》在写法上最大的不同是这篇课文的语言更加接近说明文的语言,生动活泼不及猫。在检测环节让学生进行动物描写小练笔。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但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仍在课文内容分析上花费了较多时间,过多强调松鼠的特点归纳,这样留给语言赏析、写作片断练习的时间较少,有走马观花之嫌。
学生活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些本来设计了小组交流汇报的环节被迫减掉,例如从文中找出作者喜欢松鼠的句子,如果让更多的孩子回答后再有感情的读一读会更能好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语文课堂应是读、说、写有机结合的和谐课堂,是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天地,本堂课从这两方面来看是不够成功的。读书声不够多,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突出的不够。
以后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