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9-17 10:40:48 作者: rapoo
写景——“以文字作画”
朱自清先生说,写景,就是“以文字作画”。也就是说,写景是用文字像绘画一样将所写的景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有声、有色、有情、有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以美的熏染和感动。只不过,绘画用的是色彩和线条,而散文用的是文字和语言。凡是优秀的写景作文,都是善于用绘画的技巧来以画绘景,引领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读者感受、体验到形象美的。
怎样以文字作画呢?
一、用造型强的语言营构优美的意境
造型性强的语言,能够给人直观、立体、活泛的图画感。如高鼎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就造型朴实、生活化,作者给读者营造出了非常理想化的意境,读后让人浮想联翩,让我们看到了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奔跑着放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如在耳畔,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给读者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可以说,在文章写作中,除了实用性文体的写作,但凡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语言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无不存在着一种意境营构的问题。这种意境可以是美的环境的渲染烘托,可以是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再现,也可以是某种富有理趣的场景的呈现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文章若是有了作者所精心营构的优美意境,文章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如旋风龙骑士的《一起来看雷阵雨》,它是一篇描写场景的记叙散文。小作者在主体段落里,浓墨重彩的为雷阵雨塑造形象:先写闪电“黑沉的天空猛然闪亮,激得眼睛一疼”,再为天空绘上“黑、灰、白”三种色彩,接着写声音,“雷声是立体声,无死角地播放”,“毛毛雨,仅点地的轻言;小雨,会有打叶的啪啪声;中雨,啪啪声很急促,还有轻击窗玻璃的半脆半沉的短声”,而写雷阵雨中的大雨,则是“雨脚直踏地面,扫开树叶,击打窗棂。由远及近,一波波;由小及大,一阵阵。也不知道这声音从何而来,只听得立体的波涛声滚滚而来,又被雷声打着散文般的拍子”。阅读着这些声色俱佳的文字,使人不觉进入一种风雨交加但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真实意境之中。由此可见,一篇文章若有了作者精细地用造型性强的语言营构的优美意境,读起来或引人深思,或感同身受,或唤起人们对生活无限美好的回忆,文章自然就会生动活泼起来。
二、用文字突破画面的时空限制
语言在表现画面感和意境美时,尽管不像绘画那样直观,但语言也有自己的个性优点,那就是它可以突破画面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们展现出更为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其“突破”的方式是:
比喻由两部分组成,即本体和喻体。我们描写一个事物,如果用了比喻,比喻的喻象便“扩大了认识过程中知觉的意义,使感觉因素具备了丰富的内容”。这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比喻的目的是把“印象扩大增深,用两样东西的力量来揭发一件东西的形态或性质,使读者心中多了一些图像”。旋风龙骑士的《一起来看雷阵雨》和苏家仪的《绿色“云海”》中,都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包含拟人句)描写自然景物,使得喻象和喻体相互映照,形态卓然。如把黑云、电光、雨线的色彩比作水墨画,把雷声比作“胜相声般荡漾浑长,又胜鼓声般回环贯耳”;如写荷花池“放眼望去,浓郁的树木拥捧着一片荷花池,池中荷叶撑着青绿的伞,在风中轻轻摇曳”,而把荷的茎叶比作“玉雕的一样,干净而玲珑”等等,大大拓展了读者想象和审美的空间,而这是绘画所无法企及的。
2、运用描述展现不可见事物
凡是视觉不可见的事物,再高明的画家也表现不出来。然而,语言可以描述和展现视觉看不到的事物,给人带来更为深层次的感受。如“雷声是立体声,无死角地播放。”“雷声打着散文般的拍子”“池中荷叶撑着青绿的伞,在风中轻轻摇曳。我知道,一定有不少的游鱼追戏于其中,只是看不到罢了。”那“云海”“弥漫着一股优雅的古典韵味。”等等,这些是绘画所无法表现出来的,可是文字描述却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3、多角度多层次动态地描绘物象
绘画就像照相,捕捉的是瞬间的画面,所以它属于“瞬间艺术”,而且是凝固的,而语言艺术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既可以展现瞬间景物,又可以对物象作多角度、多层次、动态的或放慢速度的描绘,以便清晰地展现景物变化色调和姿态的过程。如:“雷阵雨中的大雨,该是无聊的一团杂声了吧,非也,若是阵风吹过,声音瞬间立体:雨脚直踏地面,扫开树叶,击打窗棂。由远及近,一波波;由小及大,一阵阵。也不知道这声音从何而来,只听得立体的波涛声滚滚而来,又被雷声打着散文般的拍子,意境不知怎么描画了”,这雷阵雨在作者笔下不仅具有形态,而且声响齐备,展示着动感,尤其呈现出多维的立体感。又如:“那一片片娇小的叶子,一枝枝细嫩的枝丫,你能想像得出它们是几百年前的古树吗?它们一团团、一簇簇“飘浮”在“云海”上,尤其是还弥漫着一股优雅的古典韵味”,言语不多,但这“漂浮”、“弥漫”的景象已经活泛在我们的眼前了。当然,小作者还可以在关键之处放慢描述的速度,还可以把景物摹写得更细一些。
4、通过抒情议论增加文章的蕴涵
记叙中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在具体情境中,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赞美或批评等)抒发表达出来。记叙中的议论,主要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抒发作者的情感,深化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语言可以直接抒发作者的情绪和感受,增加作品丰厚的蕴涵。如果说绘画语言是具象的,那么文字语言则是一维流动的。文字语言可以描摹物象,借形象来抒情言志,也可以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思,这些都是语言优于绘画的地方。《一起来看雷阵雨》和《绿色“云海”》中,都有运用适当抒情和议论的地方,如“天空中,雷声是立体声,无死角地播放,怎不好听?若说雷声是伴奏,雨声便是阵阵主旋律。”“转念一想,跑来跑去,见首不见尾,不正符合他的性格吗?”“如此的美丽和整洁,加上淡淡的香味飘来,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啊!”,从议论和抒情的角度看,绘画确实是无法与文字相匹敌的。
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告诫我的小朋友们,练习写景,你就要掌握“以文字作画”的本领。
范文引路
一起来看雷阵雨 (9年级)旋风龙骑士
生活中,有许多过客,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可以影响一生,也可以一支小插曲。当然,也可以是夜中那转瞬即逝的雷阵雨。
闷雷好似在盛夏,荡在沉甸甸的暗空——因为黑乎乎一片,所以感觉这天离人更近,更重,让人喘不过气来。风一点点狂躁起来,弱起,渐强,高潮,暴雨的序曲都如此完整美妙。今晚,好剧即将开演——
咔嚓,一支利箭骤然划开天幕。黑沉的天空猛然闪亮,激得眼睛一疼,雨接着便下来了——加速甚快,不给人喘息之机。本以为会有段柔风细雨的华尔兹,却直接激昂着冲向高潮——雷阵雨是彻头彻尾的急性子。天空中有三种颜色:黑、灰、白——黑天,白闪光和闪电下猛然闪现的灰亮雨线。似水墨画的三色,却非那样典雅悠远,雷阵雨给眼睛的是一种时尚的、酷颖的一种神秘感,这更体现在电光黑天间几丝几痕的丽紫色、紫黑的,吸引着眼神。耳朵里是两种声音——雷声和雨声。这雷,是无可比拟的,胜相声般荡漾浑长,又胜鼓声般回环贯耳,天空中,雷声是立体声,无死角地播放,怎不好听?若说雷声是伴奏,雨声便是阵阵主旋律。雨大小有别,声音差异很大。毛毛雨,仅点地的轻言;小雨,会有打叶的啪啪声;中雨,啪啪声很急促,还有轻击窗玻璃的半脆半沉的短声。雷阵雨中的大雨,该是无聊的一团杂声了吧,非也,若是阵风吹过,声音瞬间立体:雨脚直踏地面,扫开树叶,击打窗棂。由远及近,一波波;由小及大,一阵阵。也不知道这声音从何而来,只听得立体的波涛声滚滚而来,又被雷声打着散文般的拍子,意境不知该怎么描画了。
附身窗外,领略音响动画,睡意全无。一直到半夜才慢慢睡去。早上蓦然惊醒,忙着推窗看去,却无半点雷雨肆虐的迹象,连路面都是干干的。不由得可惜和失落油然而生。转念一想,跑来跑去,见首不见尾,不正符合他的性格吗?
看不到什么流星雨,那么,就来看看雷阵雨吧!
绿色“云海” (5年级)苏家仪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怀着兴奋的心情,我踏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旅程…… ——题记
一个凉爽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从车里走出来,走向了“南阳卧龙岗”的大门,走向了奇才诸葛亮的故居,走向了历史悠久的古代回忆。
我迫不及待地步进了石门,东瞧瞧,西看看,路过无数个石洞,无数棵古树,无数个小商贩;我们在一路上与鸟鸣为伍,和蝉啼为伴,踏着干草和树杈,穿过了一片又一片树林。我们一会攀峻石、涉泥沟,一会翻过凸起的小山包,一口气也舍不得歇喘,只为快点找到好地方游玩。
我气喘吁吁,直不起腰来了。这时,一抬头,瞅见一个石洞里生长着一片郁郁青青的树木。
一进石洞,眼前是一片绿色的世界。我从一边的楼梯爬上了望台,放眼望去,浓郁的树木拥捧着一片荷花池,池中荷叶撑着青绿的伞,在风中轻轻摇曳。我知道,一定有不少的游鱼追戏于其中,只是看不到罢了。
我跑下台子,走上一条弯延曲折的小路,路两旁的树木长得异常茂盛,垂柳舞动着飘逸的长发,犹如步入了一片绿色的云海,漫步其中,竟然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转过弯,走到了荷花池前。水半浑不浑,可以隐隐约约看见有沾了泥的水草在无助地飘浮。再看看荷叶,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整个茎叶就好比玉雕的一样,干净而玲珑。嘿,那硕大的叶片下,藏着一朵白里透红的荷花,比水晶闪亮,比鱼儿更娇羞,却是如此的美丽和整洁,加上淡淡的香味飘来,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啊!
我离开荷花池,朝西边的灌木丛走去。乍一看,又是一片绿色的“云海”。那一片片娇小的叶子,一枝枝细嫩的枝丫,你能想像得出它们是几百年前的古树吗?它们一团团、一簇簇“飘浮”在“云海”上,尤其是还弥漫着一股优雅的古典韵味,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没有知识的旅行者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我游览过许多地方,但我都没有足够的知识,穿梭了“云海”之后,我要真正开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
1天 〉24小时作文
让善良的根扎得更深作文
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作文
不一样的暑假作文
我们身边的数学(1)(更新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