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用爱接纳 理性教育 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9-18 10:38:38 作者: rapoo

用爱接纳 理性教育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一本书颠覆了我以往的教育观,再次从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埋藏在心中的种种困惑和遗憾在此找到了答案,回想起了生活中的点滴,心中颇有几分感触。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追求者,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学生也是认真负责,在家里对孩子要求严格,尽心教育孩子,但是总感觉与学生的关系不够暖心,孩子也是对我比较敬畏吧,也不断听到同事夸奖自己班的学生听话,听到邻居夸奖孩子听妈妈的话,自己也是曾引以为豪。但是当我完这本书之后,心中感觉这不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

每当自己和孩子和学生有矛盾是,不能冷静下来,厉害、恐吓、叫家长是自己惯用的模式,在这样的教育下与孩子的矛盾和孩子们的冲突不断涌现,自己也不远让步还是一贯的坚持自己,偶尔总会给孩子学生及我带来伤害,但是现如今我就可以用:“神马都是浮云”来阐释自己的心境。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让在心中有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更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去浇灌。

第一 教育的前提是理解与接纳,以“一致性”地沟通姿态

几千年来,我们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尊师重教”“父系教育”一直牵动无数家庭和学校,我们做教师和做父母的都喜欢用自己的期待要求学生,习惯了所谓的“军事化”管教。实际上我们这样培养出来很多怀疑,情绪化,易被激怒的学生。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都有此感觉,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家长越来越苦恼,伴之而来的教师叛逆,离家出走,逃学反抗行为。

无论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除了教授知识和道理外,与教育活动持之以久的便是永恒温暖,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拥有一个正确的应对姿态,一致性的沟通姿态,据自己理解就是所谓的俯下身子,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联结学生的渴望,了解问题的根源。

第二 以“爱”为后盾,建立规则。

当我们具备一致性的沟通姿态后,我们和孩子有了较为平等和谐的关系,允许孩子质疑和讨论,形成较为平等的关系,更进一步的需要建立规则,并且确认规则与承诺。

一周拨出一天的时间:亲子共同阅读一本书,听彼此说故事,

一个月拨出一天时间:看一部电影,听一场音乐会。

因为没有人喜欢被压迫,我们必须建立主文化,用文化约束规则,并且我们必须认识到短暂的考学光环并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结果。人生很长远,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是整个社会的规则意识。

“爱”字虽人人识得,却难以理解。

第三与孩子交朋友,走进孩子内心,寻找问题根源。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说服教育大多是无效的,因为我们始终并没有接纳孩子,接纳是对生命的一种谅解。我们以往的“接纳”总理解为纵容,难道孩子犯错误我们不管不问吗?、

接纳并不是认同,接纳是理解,是真正的倾听,鼓励学生说出心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个积极正向的人生,没有人想自甘堕落,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当他们遇到困难,犯错,困惑时,他们听到的语言往往是自责与说教。而这些道理孩子早已晓得早已听懂,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人教给她如何面对困难。

很多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散漫,总在激励学生改变学习状态,其实他们是被心中的焦虑干扰,我们需要触及问题根源,协助他们面对焦虑,意识到自我处境,帮助他们解决焦虑,炒正向的目标迈进。

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们要想让教育长久,必须用爱教育,用心接纳,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愿我们今后的教学越来越人性化,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2016 ,加油!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