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开出美丽的花朵
今天早上,我刚走到操场,就看到我们班教室们前站着一位女同志,我紧走几步来发现是小深妈妈,忙问:“小深妈妈,有事吗?”
“孩子的赛车昨天下午丢了,星期天刚买的,一百多元呢?”小深妈妈笑着说。
“我帮孩子找找吧,兴许是谁拿着玩了。”我随口说道,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
“班里有学生爱偷别人东西可不行……”小深妈妈依然笑着说。
一听到“偷”字,我的脸色马上晴转阴,怎么可以对我的孩子用“偷”这个字眼呢?就是其他孩子拿走了小深的赛车,也纯属太喜爱了,忍不住想拿走玩玩,绝对不能算“偷”。
“告诉你,我们班里绝对没有小偷,我会帮你找到的。”我的声音硬硬的,尽管我一再克制对小深妈妈发火,但声音依然有火药味,我能感觉到。我确实生气,我想如果找不到赛车,我就是自己掏钱给小深买辆赛车,也不允许她用“偷”侮辱我的学生。
“老师,我不是这个意思。”小深妈妈也许觉察了我的生气,也许她真无此意。
回到办公室,我脑海里老是翻腾着这件事。我在想:当孩子丢了东西时,我们家长到底该怎么做?该不该亲自到学校要求老师帮着找。我不由得想起了李校长从日本回来给我们讲的一段话:当孩子被桌子搬到了,孩子哇哇大哭。中国父母的做法是忙拉起孩子,一边检查孩子是否磕伤了,一边对着桌子又踹又骂:“你个该死的桌子,干吗碰倒我的孩子,我打你,我打你……快别哭了,妈妈(爸爸)为你报仇了!”日本父母的做法是生气地看着孩子自己爬起来,让孩子说说自己哪错了,再走过来,看看怎样才能不与桌子相撞,当孩子安全走过,日本父母才走上去,抱起孩子夸奖道:“这才是聪明的孩子!”中日父母截然不同的做法使我悟出了日本在二战失败后,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教子观念的不同。
因此,我认为,当孩子的物品丢失后,我们家长千万不能与孩子一起到学校找老师让帮着寻找,更不该用“偷”为孩子开脱。当务之急要做的是让孩子反省自己的哪些做法不妥,才致使物品丢失;以后怎样做才能保证物品不再丢失;自己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回丢失的物品等等。如果物品确实贵重,需要老师帮忙寻找,也是要瞒着孩子悄悄的找老师商量。
同理,当孩子有了意外,出了差错,我们家长一定不能急孩子所急,又是报仇,有时想办法补救,而要抓住“意外”,抓住“差错”,让孩子反省自己,吸取教训,增长智慧,让错误开出最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