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班主任阮老师给家长们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把孩子第一学年的日记、博文整理出来,编成一本书。
接到这个任务,第一感觉是将孩子一年的练笔整理出来,印成书稿,的确很有意义,不仅能透过孩子稚嫩的文字,看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还能随时翻看,细细回味那些珍贵的回忆。想象着那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属于女儿的、属于我们家的第一本书,诱惑真是太大了!可是要把所有的日记、博文进行分类编排、校对打印,工作量可真是不小呀!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我们,是相当艰巨的一个任务,绝对是一个挑战。
说起挑战,自从女儿上学以来,我身为家长可是没少经历。在家长的眼里,班主任阮老师是一个能够接受任何挑战的人,在她的身上总是看到一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在她的组织带领下,一个月,说话表达还不那么流畅的一年级孩子,排练出一台“六一”联欢会,节目个顶个地精彩。三个星期,100多人的团体操排练得如行云流水般舒畅,在学校运动会上表演得颇有气势。四天,排练出110人的国学颂读《弟子规》,从舞美到表演尽善尽美……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都在她有条有理地组织下,神奇地实现了。做为这些活动的参与者,我被她的那种全力以赴、精益求精的态度深深感染了,也引发了我对面对一个看似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任务应持有的态度的思考。
我想首先应当是不抱怨、保持良好心态。记得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阮老师:“排练的时间那么紧,演出的要求那么高,你们不抱怨吗?”她淡然地说:“抱怨有什么用?哪有时间去抱怨,还不如抓紧时间做好排练的准备。”其次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理规划,边学边干,突破难点,摸索出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案。就拿这次出书来说,创意、排版应该是难点。如何把握版面的风格、整本书的框架安排、如何点缀美化,都需要我们花许多心思去学习、去思考,肯定会遇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后也肯定会风雨过后见到彩虹。我们会像阮老师说的那样:“等做完这本书,你们就都成了专家了!”最后要有绝不敷衍的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有目标才有动力,有要求才有行动,要有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到最好的决心。
明天就要投入到编书的工作中去了,一定会有许多新鲜的、未知的课题在等着我,我既兴奋、又忐忑。不管怎样,我会全力以赴完成这个既诱人又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