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期 亲 子 读 书 会
-- 关 于 正 确 运 用 标 点 符 号
地点:三亚湾沙滩上
时间:7月18日下午19:00--20:10
参加人员:母子二人
主题:关于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旨在:让孩子加强对主要标点符号的认知,认识到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第一版块:和儿子分角色朗读《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为了能让标点符号更加形象,加强孩子对其认知度,我特地选了金逸铭的小诗《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和孩子分角色朗读】
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
吵个不停的是标点符号。
看他们的眼睛瞪得多大,
听他们的嗓门提得多高。
感叹号拄着拐杖,小问号张大耳朵,
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
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
他的嗓门就像鼓敲:
“小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
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
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
“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
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他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要是我们不把句子点开,
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
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他的话总是那么深奥,
“要讲我的作用么……
哦,不说大家也知道。”
水平高的要数句号,
他总要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
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了。”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
“滴水汇成了大江,
碎石堆成了海岛,
大家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
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
小朋友们,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心里想的啥,能不能让我知道?
和儿子一起讨论,读完此小诗后的感想,文章中少了哪个标点符号都是不行的,它们都很重要。
第二版块: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重要性。【网上搜集三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和儿子一起分享】
1、一个人总是挨官司。过年时,他对家人说:“今年谁都不能打官司。”并且贴了一幅对联,上面写着“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只是没加标点。结果小儿子读出了这幅对联,让全家十分惊讶。他读的是:“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2、据说,古时候有一位穷秀才到朋友家混口饭吃,时间一长,主人就不高兴了。有一天,天上飘着雨,穷秀才又来了,主人只好写了一张纸条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穷秀才看了纸条,知道主人在下逐客令了,于是灵机一动,只提笔在纸条上加了标点,逐客令就变成了留客词。你知道主人和客人分别是怎样断句的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古时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个媒婆替大户人家的少爷说亲,写了一行字: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还说保证姑娘的容貌就如纸条上所写的那样.大户一看,心花怒放,允许了那门亲事.
他们把这行字念成: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可到了把新娘迎娶进门,送入洞房后,才发现新娘是个秃头,瘸腿,一脸麻子的丑八怪。
大户找媒婆算帐.媒婆不认帐,说她纸条上写得明明白白: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听完三则小故事,小家伙笑得前俯后仰。趁机再次亲子讨论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第三版块:同做一道题。
题目:你喜欢我不喜欢
要求:同一句话,加上不同标点符号,表达不同意思,并带有感情色彩朗读。
小孟: 你喜欢我不喜欢?
你喜欢,我不喜欢。
你喜欢!我不喜欢?
你喜欢!我不喜欢!
看了儿子添加的标点符号,我就来点有“难度”的,让小家伙更好地领略标点符号的“威力”。
老妈:“你喜欢我不?”“喜欢!”
“你喜欢我?”“不喜欢!”
《你喜欢我不喜欢》
你喜欢《我不喜欢》。
第二期亲子读书会,在和儿子地探讨交流中结束了。小家伙从中更深刻了解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也鞭策着他在以后写作时,更准确运用标点符号。
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说过,“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我们的确要注重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并从孩子开始写作起就及时给予引导。因此,也就有了我们这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