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孩子要参加学校的劳动吗?作文

发布时间: 2018-10-03 10:38:56 作者: rapoo


孩子要参加学校的劳动吗?

家长您好:今天下午学校有个活动,请孩子务必3点半准时到校,尽量不要请假(住校生同学不用来),谢谢!【卓燕飞王红】

这是孩子的英语老师昨天中午12:00发来的信息,于是立即通知孩子,吃过饭后,午睡会儿,准备返校。可儿子却不以为然,说是没啥大事儿,就是回学校劳动,搬课桌的事情。

午饭后儿子说要登陆一下QQ,我没有阻止。之后,儿子“嬉皮笑脸说:“妈,好多同学都说不返校了,找理由在老家等等,我要不也不去了吧,就说去我姥姥家了。”“哟,我亲爱的儿子啥时候也学会撒谎了,你不想回学校见见多日不见的同学啦,你不是还想见见你的数学和英语老师吗,多好的机会。更何况参加集体劳动还能增进与同学的情感,提升你的“人缘”,不是吗?”我笑盈盈的给孩子建议。“我亲爱的妈妈,你也太小看你儿子了吧,我怎么会不参加学校的劳动呢?只是看个玩笑吧。”儿子“油腔滑调”。至此,我的心也放下了。

下午6:00左右,敲门声,开门,儿子回来了。“妈,有凉开水吗,渴死了,累死了。”儿子进门就说。“有,有,有。”我忙端来一杯凉开水。儿子一仰脖子,一口喝光,换了一口气说:“妈,又是我最后一个离开,老师说让我最后锁教室门。”“那是老师对你的信任呀,说明平时工作做得好吗,更何况我们离家也近。”我给了孩子肯定。此时看到的是,儿子满脸的汗珠子,汗水顺着脸颊,脖子,流到了身上,上身的衣服几乎是全湿。禁不止有点心疼:“儿子,今天辛苦了哈,中间没有休息吗,劳动任务很大吗?“不干不行呀,妈,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来,他们知道是劳动,都没有来,尤其是男生,尤其是成绩好的,A和B都没有来。我们是要把我们教室里的旧桌凳从四楼搬到楼下,再换成新桌凳,七十多张,十几个人,你说能不累吗?”儿子似乎有点想不开。

我不知道该怎样揭开孩子心中的不满,试着肯定,试着表扬,试着谈参与学校集体劳动的好处等等。孩子毕竟是孩子,当洗了一个澡,身上凉爽了许多,也就忘却了刚才的累,又去读书了。可是我却不能停止自己的思考。孩子要参加学校的劳动吗?不返校参加劳动的那些孩子的父母允许孩子这样做吗?A和B都是学校老师领导家的孩子,难道能说不知道吗?不参加学校的劳动是“吃亏”还是“沾光”了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亲身参加劳动并经受相当大的困难,才能养成学生的善良心地。他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有疲乏的劳动,人的心地才会变得敏感、温柔,也只有通过这种劳动,人才会以热忱的心去对待周围事物,劳动儿童和劳动少年对待周围人们的态度是与没有真正劳动过的人完全不同的。劳动的双手是“智慧的创造者”双手的劳动在智力发展上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双手劳动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离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则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现代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全家几个,甚至几辈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关心他、照顾他、爱护他,好的让他吃,漂亮的让他穿,稍不称心他还大发脾气。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私等一些坏毛病。有的十来岁了,在家别说洗碗扫地,就是鞋脏了,还要父母帮忙刷;有的过生日,到大酒店,一包就是八桌十桌酒席;有的上了大学,吃不惯食堂的饭菜,洗不了衣裳,生活难以自理,被迫辍学……很难相信,这些孩子成人之后,能以劳动、勤俭为荣,能经得起艰苦的磨炼,风雨的冲击。

孩子到了能自理的年龄,家长也不舍得让孩子自己去照料自己,结果使孩子什么事也不会做,任何劳动也不参加。因此说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德育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必定是畸形发展。有这样的报道上海某大学生,从小到大一切生活上事都由母亲替他办理。上了大学以后,母亲经带到学校替他洗衣服、整床铺等。后来他考上了留学生,出国前先到北京集训。在北京,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他得了恐惧症和神经衰弱,不得不中途弃业。这一事例确实太典型了,生活中是很少有的,但它却说明了一定的道理。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孩子千万不能娇生惯养。一定要教育孩子从小爱劳动和参加劳动,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从生活自理开始,慢慢学会参加家务劳动,参加幼儿团和学校的集体劳动等,并让孩子真正懂得劳动光荣,还要注意教育孩子关心别人,在家里要关心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爸爸妈妈,在学校要关心同学、尊敬老师。要教育孩子关心集体,为集体做好事,使孩子从小就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信念:如果一个学生学习兴趣淡薄,智力发展落后,那就必须让他在劳动过程中产生自尊感和自信心,使这种自尊感和自信心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促智力的发展。偏偏在学习这个领域里,许多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那末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他的回答是:孩童在掌握知识上越感困难,在通往良好学习的道路上遇到的障碍越多,那末尽量设法让他在别的创造领域,即在劳动中突出自己这一点就越重要。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在某种劳动中显示自己,他就不会变成对什么都不关心的人,他就会在学习领域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志向。

尊敬的老师和家长们,请让孩子们参加集体劳动去吧!!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