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己想写好的
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学习目标不那么明确。老师、家长检查督促紧了,写作业认真点儿,听讲也专心点儿。好像他们的学习完全是为了老师、家长。这些孩子,学习上完全是被动的。因为怕老师嚷,不得不坐端正听课;因为怕老师嚷,不得不完成作业。他们还处在雷夫说的六阶段的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我观察不止一次,马淑文比其他学生优秀,不仅上课坐姿端正,听课专心,每次作业还很认真。英语、数学老师都表扬她。
这不,我改作业,发现她的作业又是最好的。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该多好!树立榜样,带动大家。上课前,我表扬马淑文,并把她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孩子们赞叹不已!
马淑文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能坚持做得这么好?问问吧。
“马淑文,你为什么每次作业都那么认真?是想让老师表扬,还是怕写不好了老师批评?”
“我是自己想写好的,不是为了表扬,也不是害怕老师嚷。”
这就是孩子的境界,已经达到雷夫说的第四阶段:我要——。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时机。抓住时机,引导其他学生,迈向高一阶段。
我对全班学生说:“马淑文为什么作业那么好,上课那么认真听讲?大家明白了吗?她的学习是自觉的,是主动的。她要学习,她用心学习。假如你想要自己优秀,你就要努力达到这一境界——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家长,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
我目光扫视全班。孩子们挺了挺腰,坐得更直了。
我继续说道:“看到你们的表现,老师知道你们都想让自己很出色。你们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吧?老师看看谁最能约束自己,用心自己改自己的缺点。”
孩子们看到马淑文的漂亮的作业,听了我这段话,很天真地双手紧抱,往桌上一放;有的为了提醒老师注意,抱紧的胳膊往桌上放的时候,还发出了声音。我知道,有的孩子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又开始动了,但我看出孩子们都是向上的,都希望自己优秀,都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称赞。只不过有的孩子各方面行为习惯不好,再加上孩子年龄小,(正是贪玩的年龄)自制能力差点儿,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希望经过引导,更多的学生能达到“我是自己想写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