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们踏上写作之路
暑假过后,我的孩子们就要升入三年级了!“作文”这个大难题也将随之而来,怎么帮孩子踏上写作之路呢?我一直在思考……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就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我计划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带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我们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有意识地背诵,因为小学阶段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就不会再对作文“望而却步”了,从而也会激发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计划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如:利用晨读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举办讲故事比赛;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不能无病呻吟,一定要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可以试着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写假话。例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四、欣赏学生,鼓励学生。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他们非常看重我们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确评价。他们常常把我们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远远胜过一大堆的指指点点。
我一定会欣赏我的学生,肯定他们的成功,激活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如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欣赏学生,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微小闪光点,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把人的心理活动写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师非常欣赏你!”“你把活动过程写得这么精彩,说明你观察得很认真,想象力很丰富,老师超级喜欢你!”“你的书有进步了,继续努力!”……相信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一定会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孩子们能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