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好学生名单里为什么没有我的名字?
吃完晚饭,和孩子一起出来散步。妈妈喜欢听孩子讲在学校里的事情,有趣的,无趣的等等。要知道我们正像约定的一样,彼此做最好的朋友。
孩子跟妈妈一一汇报着班里发生的事情。但是,今天看得出,孩子内心并不是很快乐,言语里没有欢快的音符,眼神里没有飞舞的光彩。
孩子,在学校有没有感到委屈或者想不通的事情?妈妈试探着问到。
妈妈,为什么三好学生的名单没有我的名字?孩子顿了一下,低声说道。
评过了吗?妈妈内心也有些一沉。三好学生是孩子看重的荣誉。
孩子说,周围好朋友都被老师念到名字了,就是没有我的。
别难过,孩子。是不是我们不符合条件呢?
不会的,妈妈,我们三好学生的评选是按照平时自己的得分而定的,我都得一颗星以上了,怎么会不符合条件呢?比我少的同学都被念到了。孩子的声音里有些淡淡的失落,有些不为人知的委屈。
看着被荣誉纠结的儿子,妈妈知道,孩子的心灵需要帮助。生长的路上总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石头挡住去路,若不拿掉,孩子的心灵就会充满着弯折和痛苦和迷茫。妈妈对于孩子的心灵成长的关注,超过了分数。实际上,这些东西做好了,好成绩如同探囊取物。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面对荣誉,内心要没有想要争取的愿望,那是不正常的。但是过分看重荣誉,会让孩子的的内心不胜其累。
要不妈妈给老师打个电话问一问?妈妈试探着问到 。
不用了,妈妈。听得出孩子有点想哭。
妈妈轻轻地跟孩子交流着。
其实,孩子,三好学生得上得不上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观察自己。评上的同学一定有他们闪光的地方,比如写作业认真,上课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班内工作积极承担等等,评不上的同学应该对照先进,向内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没有做好,然后在自己的基础上去努力。这样,受表彰的同学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会更加充满信心,让自己更好;没有评上的同学藉此努力反省,弥补自己的不足,也给自己很大的动力。这才是双赢的事情,如果很多同学看到自己没评上就心灰意冷,牢骚满腹,这就是向外求了。《孟子》中有一句你还记得否?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我们得不到的时候,不是去看别人的过失,而是反省自己。你认为对吗?
妈妈的话让孩子沉默着,过了一会儿,孩子点点头。
孩子,你要从每一个境界上去冷静思考,借以提升心灵,不要意气用事,甚至非理作意,怨天尤人,将错误加诸他人,这样就是一条错误的思路。
成长不光是身体的成长,更是内心的成长。是他人无法现见的变化,不要忽略了让内心坚韧。学着让自己快点从负面情绪中透脱出来,这样才是智慧的选择,对吗?
是的,妈妈。孩子笑了。
树丛中的月牙弯弯亮亮,仿佛一个微笑的嘴巴。微风轻抚着我们,仿佛很多的小浮云都轻轻地远去了,只留下一个浩瀚幽静的夜空……
过了一周之后,孩子放学回来,从包里取出一张奖状和奖品,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被评上三好学生了,老师那天在讲台上念的时候,我被漏掉了。今天发奖的时候我又被补上了。
孩子,从这次三好学生的评选中,回头观察自己的心浮浮沉沉,有没有从中学到什么呢?
孩子那依然挂着稚气的脸上,若有所思的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