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在1959》电影观后感
市三小
雷书红
只要唱起《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心中总是热潮澎湃。观看了《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之后,更是如此。
《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我观看之后,深深地体会到雷锋的可亲可敬、雷锋精神的伟大。他那热爱学习、甘于奉献、永不服输、勇于追求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一、热爱学习
雷锋还没有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之前,是在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那个时候,他已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被评为“工地模范”、“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面对诸多的成绩,他没有满足,而是响应号召,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于建设中。在新的集体中,他不满足以前的成绩,而是面对新的工作,认认真真地学习。他向师傅学习,他向同行学习,还把所学习的内容,随时随地记录在笔记本中,值得我们学习。
雷锋的好学精神,让我想起了三小的每一位老师,上至领导,下至同事。市三小,是一所新建的学校,所有的老师,是从全市精挑细选的优秀老师。三小的每个老师,在之前的单位,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老师们来到新校后,并没有骄傲,而是虚心好学。从一个班级走过,总会看到老师们在教室抑扬顿挫地讲着课;经过校领导的办公室,总能看到领导们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来到各个年级的教研组,总
二、甘于奉献
电影中,有两个情节,令我难忘。第一个情节是,雷锋在路途中,看到汽车抛锚,便主动请缨去修车,他不怕苦,不怕脏,甘于奉献;第二个情节是,当他看到师傅一家人生活的极其艰难,便悄悄攒下粮票,买了馒头捐助师傅一家人。
从雷锋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三小的“雷锋”。早上,我常看到索校长到各层楼巡视,她巡视时,看到地面上有垃圾,总会静静捡起来,索校长的这一举动,影响了
三、永不服输
雷锋在1959年,总是永不服输。记得他刚刚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师傅瞧不起他,他没有服输,而是不畏辛苦地工作,当他漂亮干完所有活儿,令师傅吃惊和夸赞;还记得在征兵期间,他由于自身条件——身高不合格,被刷下来,此刻的他不气馁,继续坚持着,努力着。终于,他当上了兵,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三小的每位师生也践行着他的永不服输。有一次,三小接到上级通知,要求老师代表我市参加峡市秧歌舞大赛。参赛的老师们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形,没有退缩,而是欣然地接受,在老师们的付出下,获得了峡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刚刚结束的灵宝市阳光体育运动会中,我校学生顽强拼搏,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一切,皆因“永不服输”。
四、勇于追求
电影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帅气逼人、质感丰盈的雷锋,一个永远向上、永远年轻的雷锋。雷锋在长岭焦化厂,条件艰苦,住的是漏雨的茅草屋,吃的是粗茶淡饭,可他并没有降低要求,依然学习着,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总不忘读书记笔记,他不忘记向师傅请教,他不忘记……雷锋,时时刻刻地学习着,追求着,逐渐走向卓越。
细看我们三小的每个老师,又何尝不是勇于追求的呢?教科室的刘主任、教务处的张主任、办公室的赵主任,她们不仅仅管理着处室的工作,还上着课,上课和管理一样不落,干得井井有条,教的出类拔萃,如此优秀的她们,是因为有追求;我的搭档
雷锋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成了我们中国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一面永不退色的旗帜,引领着我们每一个人,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吧!